历史深处 2016-12-21 14:54
卫瓘简介
卫瓘作为一方诸侯,在外独挡一面,不在朝的时间263年伐蜀开始,到278年从幽州任上回京任尚书令为止,一共十五年。十五年中,灭蜀、平定鲜卑、乌桓,可谓战功累累。
回京之后到被害的291年为止,期间13年,卫瓘位极人臣,晋武帝为了拉拢他,甚至和他做起了儿女亲家,将繁吕公主下嫁给卫瓘的第四子卫宣。
可高处不胜寒,树大招风。晋武帝末期的外戚杨骏,也是八王之乱第一个没灭三族的杨骏感到了威胁,于是拿卫宣和繁吕公主夫妻间长期的不合做起了文章。想借着和公主离婚,逼迫卫瓘认输辞职回家,卫瓘也识趣,请求告老还乡,但晋武帝不放。这个时期,足见卫瓘在西晋初期朝堂上的重要性,在晋武帝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福祸相依,看着是件好事,紧接着就变成了祸事。晋武帝290年去世,八王之乱开始,和卫瓘一直不对付的杨骏到没把卫瓘怎么样。杨骏被灭族之后,卫瓘支持汝南王司马亮奏建议让诸王回到籓国。楚王司马玮感到威胁,联合因为” 抚床叹息”卫瓘已得罪了皇后贾南风,以“谋图废立”的罪名,下诏免去卫瓘官职。负责执行的司马玮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杀卫瓘及其子孙九人。事后,卫瓘之女奔走伸冤,晋惠帝司马衷为卫瓘平反昭雪,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
【抚床叹息】
出处《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
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复有言。贾后由是怨瓘。
晋惠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大臣们都认为他淳朴天真、不能够自己处理政务。卫瓘一直准备提议废掉太子,但一直没有和司马炎提起。后来在陵云台摆宴,卫瓘假装喝醉,跪在武帝床前说:“臣有事想要说。”武帝问:“您想说什么呢?”卫瓘欲言又止,连续三次,最后用手抚床说道:“这个座位可惜了!”武帝才恍然大悟,说:“您真的喝醉了吧?”从此以后卫瓘没有再提起过此事。但贾南风听说此事之后就开始怨恨其卫瓘来。
卫瓘传世书法
卫瓘除了是一代名臣,而且有灭蜀平乌桓的功绩,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成语“一台二妙”,就是对卫瓘和索靖的称誉和夸赞,二人俱善草书(章草),而且师从同一个老师张伯英(张芝)。而且卫瓘自己夸自己说 “我得伯英之筋,(卫)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
后世梁武帝萧衍的《草书状》、庚肩吾的《书品》、李嗣真的《书后品》、。张怀瓘的《书断》都对卫瓘的书法称赞有加。
卫瓘的书法,不仅仅是自己写得好,一家四世都输书法大家。卫瓘的父亲卫觊、儿子卫恒以及侄女卫夫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卫氏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广泛,当时著名的大家包括琅琊王氏、清河崔氏、陈留江氏等都受卫氏书法的影响。一代书法大师王羲之少时曾和卫夫人一起学习过书法。
不仅在政治史上,在书法史上,卫瓘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台二妙】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咸宁初,征拜尚书令,加侍中。……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卫瓘学问渊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因二人都在尚书台上班,因此被当时的人赞为“一台二妙”。
一台二妙,常被用以喻同一官署内的两个有声名的人,也用做称美他人善于书法的典故。
唐朝诗人韦应物在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且招以诗戏赠》用过:“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元朝的范椁 《寄友人》里用过:“如此一台兼二妙,令人万里破千愁。”明末清初的钱谦益 在《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之二里用过:“帝遣雄班重镐京 ,一台二妙遂先鸣。”
央视三国演义中的卫瓘
【处乱世】这一期介绍的人物卫瓘,活到了72岁,但最后还是陷进了政治漩涡中,没得善终。看魏灭蜀之后,他对付邓艾、钟会的手段,以及平定鲜卑拓跋及乌桓过程中的离间之计,都能看得出他是一个情商、政治敏感性都很很强的人,深谙人性。
但谁能知道,他自己用过的手段,最后常被用到自己身上。在灭蜀之战中,他以一己之愿去杀害,押解京城途中的邓艾父子。之后二十八年,有人会矫诏将他和他一家杀死。宿命的全套,似乎印证在了卫瓘身上。历史常常是这样讽刺,让局中人不由得警觉自己的行为。
不知道卫瓘最后被杀的时候,是否想起过他曾杀死的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