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古代帝王必定要做的那件大俗大雅之事

  古装剧看得多了以为帝王生来就是冠冕堂皇在庙堂上居高临下。其实不是的,韩非子《五蠹》提到上古帝王禹,说其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当然这是韩非子自己观点,但我也基本认可。因为上古时期还是人类发展的洪荒期,所谓治国理政首先要为民众解决生存问题。像禹这样的部落首领,最能信服人的就是亲力亲为,为民众把最困难的事摆平。免不了要带头干活,干重活,再说明白点,干活必须是把好手。

  禹的功绩被后人公认的就是治水。治水患的过程中禹是身先士卒,也是干活干得最多最重的。

  

  故宫大禹治水图玉山

  

  故宫大禹治水图玉山

  所谓安居乐业,对于上古的人类来说,起始于炎帝神农氏发明了耒耟。农具的使用可以使农作物产量提高。正因为工具的使用,农作物产量提高,使农耕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最早的原始人要靠捕猎为生,后来伺养动物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逐水草而居,形成了游牧式的生活。而炎帝的发明使人类生活稳定下来,不再逐水草而居,变成了农耕文明。

  漫长的农耕文明在中国持续数千年。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夏商之后的西周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制礼作乐以为统治方式。仍然不忘了重视农耕。

  根据《礼记》中《祭义》还有《诗经》中《周颂》的记载,春秋时的天子、诸候于每年春耕时节至籍田执耒耜三推行籍礼,以此来表示天子重农的态度。以后历代帝王也就把这个耕籍礼的仪式延续下来,仍然是要表示农事为首务的意思。

  “是故昔者天子为借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借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为醴酪齐盛,于是乎取之,敬之至也。”

  天子诸侯亲耕,用收获的成果祭祀先祖,这是最大的虔诚。

  当国家逐渐发展成一个强盛的农耕国家时,农事就不只是刚开始迫于生存的劳动行为了。汉魏时期,农耕甚至成了一种雅事。

  三国演义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刘备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种菜不见得是真的,但诸葛亮躬耕南阳确出自其自己口中。“臣本布衣,躬耕南阳”。以诸葛亮的家世,能称荆州牧刘表为姨父,能称郡太守蔡瑁为舅父,自己又是出身官宦世家,想来也用不着以耕种糊口。农耕之余,抱膝长啸于山林,或悲吟梁甫,这也算是闲散乐事了。

  好了,好了,说到正题。

  天子亲耕之礼被延续下来了。一直到清代,都不曾终止。于是在春风中,在田野中,古代的帝王们就要走出宫城,去做这件雅事。我之所以把它断定为雅事,就是看了雍正耕织图的感受。这是世宗的cosplay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杰作,上面还有御笔提诗。重视农耕是一定,但如果不是视为雅事,又何必非得cosplay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世宗的品位你们也知道的,看看他欣赏的瓷器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看看他的书法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看看他赞许的园林。

  

  雍正耕织图

  

  雍正耕织图

  行耕籍礼的地方按传统是在都城南郊。依此古礼,明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城南郊建了先农坛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以后先农坛就成了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伏羲神农氏、山川神祗、值年太岁等诸神,还有亲行耕籍礼的地方。

  

  先农坛全景俯视

  清代皇帝行耕籍礼的时间大概都在农历三月上亥日。在亲耕之前礼部和顺天府就会提前做准备。到了亲耕的前一日,将所用的农具、种子放在太和殿的丹陛下以供皇帝检阅。

  耕籍礼当日,皇帝在钟鸣声中着礼服出宫前往先农坛。祭祀过先农、山川诸神、值年太岁之后便前往具服殿换袍服,再往籍田亲耕。不只是天子,所有王公、官员都要下田亲伺农事。而皇帝就坐在观耕台上观望。伴着颂圣和美好祝愿的三十六禾词的唱段,必然是一盛况。

  具服殿,和天坛里面的具服台是一个意思,都是供皇帝行祭祀时临时换衣服、休息的地方。

  

  具服殿

  其实感觉比起来祭天之类,先农坛的祭祀和亲耕礼虽然隆重却并不那么过于严肃。躬耕过后,皇帝也会赐宴,与官员等一起观看事先安排好的娱乐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节目,还是非常有亲和的感觉的。

  下面这张《雍正帝祭先农坛图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的局部图表现的就是祭祀的盛况之一,是雍正皇帝从太岁殿往先农坛行走的过程。能看得出来,皇帝里面穿着明黄朝服,外面着衮服。从衣着也可以看得出来对祭祀先农坛的重视程度。而另一张亲耕图中的雍正已经去掉了外面的衮服,穿着明黄的朝服亲自扶犁而作。

  

  世宗亲耕

  说到公园,因为先农坛现在就是北京的一个公园。而且北京坛庙众多,先农坛是远远比不了天坛那么大名气的,本身游人就不那么多。公园里的博物馆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就是指这个太岁殿里的古代建筑博物馆了。

  太岁殿,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九檩。让我觉得稍感意外的有两点,第一它是黑色琉璃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瓦覆顶。第二就是太岁殿之宽阔似乎就要赶上故宫里面的太和殿了,里面非常的大。照片是我数年前拍的,现在又有扩建。

  

  古代建筑博物馆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接着说耕籍礼。

  观耕台:现在保存的观耕台是乾隆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时期重修过的,琉璃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与汉白玉为材质的观耕台显得很古朴又很华丽。雍正时期的观耕台还是木质的。

  

  观耕台

  祭祀伏羲神农氏的先农坛

  

  先农坛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皇帝去耕种了,那么皇后去做什么呢?很简单,男耕女织嘛,郎君去耕种,娘子当然是养蚕、缫丝、织布、裁衣。

  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岁既单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于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与?”遂副袆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与。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

  养蚕室古代天子、诸侯公室必备。而且能有资格养蚕的是天子亲自占卜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过,符合要求的夫人、世妇。因为这些蚕宝宝吐的丝,织的布是拿来给国君礼服的。国君要穿着这样的礼服去祭祀先王先公。

  清代的皇后也一样要行先蚕礼,是皇后主持的最高级典礼。

  

  北海公园先蚕坛

  

  北海公园先蚕坛

  请关注沅汰 #礼仪邦国# 系列话题

  

  沅汰墨迹

  沅汰,历史作家

  沅汰著作:《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微博连载中)、《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

  喜欢历史,关注 @沅汰微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刚刚 畅言云评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