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百家姓》的,都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大家张口就来。
但是,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好东西,大部分人往往是“假熟悉真陌生”。不信,你往下看,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你知道答案吗?
《百家姓》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起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的固定教材。
《百家姓》是什么时候的书?
宋朝。
陆游《秋日郊居》第七首自注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这是见于《剑南诗稿》卷二十五的明确记载。可见,《百家姓》在陆游前已经很流行。
《百家姓》到底是谁写的?
不知道。
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说:“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换句话说,作者是钱氏吴越国的“小民”,一位没有什么名气的读书人。
《百家姓》这一类的书在它之前还有吗?
有的是。
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记载黄帝至春秋时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散逸。
中华民族历来重姓氏,姓氏之类的书很多,有不少一直保存到今天,不过,都没有成为蒙学读本,自然不可能像《百家姓》那样流传广、影响大。
比较有名的有以“朱”姓开头的《皇明百家姓》,以“孔”开头为首句、以“孟”开头为次句的康熙时的《御制百家姓》。此外,还有少数民族译本《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等等,那流行程度就更逊一筹了。
《百家姓》为什么从赵钱孙李开始?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
《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有什么不同?
《三字经》、《千字文》的字句编排都是有教育意义的,而《百家姓》则不是。虽说《百家姓》也是四字一句,格式整齐,合辙押韵,但只不过把几百个姓罗列在一起而已,并无规律可言,更没有蕴含什么大道理。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胙土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式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