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西晋一世而亡全拜他所赐

  结束了三国乱世,重新混一南北的晋武帝司马炎,史称“宇量洪厚,明达好谋”。但这完全是史家的恭维之词,西晋败亡乃至五胡乱华,全基于这位开国大帝的“英明领导”。这位开国大帝令西晋一世而亡的闪光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一)

  没有长远眼光,一味助长士族的贪腐行为,政治吏治腐败到极点。依靠父祖的权势,欺人寡妇孤儿轻易篡夺曹魏政权的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并非他有多英明神武,只不过因为吴主孙皓比晋武帝更加残暴昏庸。

  消灭东吴后的司马炎不再处理政事, 终日在上万宫女组成的后宫里淫乐。上行而下效,仅凭出身门第就可轻易步入仕途为官的豪门士族沉迷于清谈玄学、不干实事、竞相追求货利。在荆州刺史任上靠抢劫来往客商而发了大财的石崇公然与国舅王恺斗富,极尽奢侈浪费之能事。司马炎非但不禁止这种丑行,还亲自为他舅舅助阵。尽管有皇帝帮忙,王恺还是输给了石崇。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颓废风气大涨。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中下层知识分子郁郁不得志而心怀反意:典型代表有出身寒门的王弥、张宾,这两人后来分别成为匈奴刘渊羯人石勒手下的大将军师, 是灭晋汉人中的急先锋。而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人民却一贫如洗,求温饱而不可得。号称天下无穷人的西晋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重。

(二)

  立储荒唐,分封失当,种下内战祸根:司马炎有26 个儿子,早夭17 人, 成年者9 人。司马炎得知太子司马衷不堪当国有意易储。而太子生母、皇后杨艳却生怕得宠的胡贵嫔生子夺权而一再加以阻挠。司马炎又听信谗言,给司马衷娶了“贤良淑德”的功臣之女贾南风。自成婚后, 太子就被这个善耍政治手腕、权力欲极大的女人玩弄于鼓掌。

  这还不算,司马炎鉴于曹魏猜疑骨肉导致王侯孤立无助而亡国的教训,大封宗室,没出五服的亲戚统统得受王爵。司马氏诸王权力极大,能够自行选置封国内中上层官员,拥有自己王国军队的指挥权。晋武帝初封同姓时,大国三军,兵五千人;次国二军,兵三千人;小国一军,兵千五百人。州郡兵被裁撤后,诸王被委派镇守全国要害地区,封国也随之转移。于是,王爷们纷纷在自己身边安插亲信将领和幕僚,并竭力扩军,发展到了诸王私兵动辄数万、十万的地步,造成西晋朝廷外重内轻、强枝弱干之势,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

(三)

  边兵强盛,地方积弱,军事力量逐步失衡。西晋军队主要分为中军、州郡兵、外军三支。西晋中军编制等同于汉朝的南军、北军,负责警卫皇宫、拱卫京畿, 其精锐自不待言,但西晋的兵役制度却继承了曹魏腐朽的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户籍不属郡县而由军府管理, 称为“士家”、“军户”。世兵地位很低, 有如刑徒,兵役、劳役极其繁重,以致逃亡的现象相当普遍,而逃亡者往往又被地方豪族收容,沦为私兵部曲。于是,本来强大的中军一如西晋朝廷一样逐渐成为外强中干的巨人。

  地位非常重要的州郡兵,因为司马炎厌恶刺史、太守兼职带兵将领,外姓权力过大而在西晋太康三年(282 年)被废除, 天下各州郡武库的兵器都被收缴,各郡依大小留武吏五十至一百人,刺史、太守依照汉朝旧例专掌民政不再领兵。

  西晋外军沿袭曹魏在蜀魏边境、吴魏边境、塞北地区设置四征四镇大将军和都督的制度。由于经常与入侵的胡族或暴动的吴国降民作战,外军军事素质较之养尊处优的中军为高。然而,由于司马氏诸王占据了全国都督半数以上的名额,导致分封制与都督制合一,诸王既是大军区的军事统帅,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长此以往,全国各地都有诸王的军府,各位王爷都督开始相互勾结对抗中央,成就了大批地方军事割据势力。

  中军无用、外军失控,而内地没有武备,这与安史之乱前夕的唐朝何其相似!

(四)

  处置内附的五胡举措失当:两汉时代,塞外降服的游牧民族大都被安置于边塞地区不准入境。汉末天下纷扰,曹魏因为境内人口稀少,鼓励各塞外部族内移至中原腹地,以至西晋时关中地区人口百万,其中胡人约占一半。这些游牧民族有匈奴、羯、羌、氐、鲜卑之分,若加上与鲜卑同源的乌桓则称六夷,一般通称为五胡。

  西晋时期,南匈奴屠各五部居于并州太原境内;羯族出自匈奴羌渠别部,是遭匈奴击败西迁的大月氏人留在家乡未走而被匈奴同化的后代,居于并州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一带;历史悠久的羌族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与现代藏人有亲缘关系的氐族居于雍秦(今陕西甘肃)一带; 鲜卑则占据了辽东到河西一带的塞外匈奴故地。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各地汉人豪强并不善待胡人,往往仗势欺凌百般虐待,致使本来性格强悍的胡人“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胡汉之间流血冲突不断发生。在吴国未亡之前,西晋境内就有匈奴右贤王刘猛、河西鲜卑酋长秃发树机能领导发动的叛乱,声势十分浩大。这两场叛乱虽然先后被当时尚算精锐的晋兵镇压,但有识之士对此十分担忧。太康元年(281 年) 西晋灭亡东吴后,出身并州西河郡(今山西汾阳),深知汉胡杂居危害的侍御史郭钦就上表晋武帝,要求乘着平定吴国的声威、谋士猛将未死之际逐步将内地郡县中各类胡人加以分割,遣回故土或迁出塞外, 以使“戎晋不杂”,为子孙后代长远之计。司马炎自以为国势强盛,对胡人潜在的威胁不以为意,未采取有效措施来缓和胡汉矛盾,西晋的民族矛盾尖锐到极点。

  西晋开国功臣司徒何曾对晋朝的命运做过评估:“主上是新王朝开国之君, 我每次觐见上朝,从来没有听到君臣之间有治理国家的远大谋略,大家尽是讨论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没有给后代留下治国规划的正道。社会安定,撑死不过一代而已,后世恐怕就危险了。我们的儿子辈大概还能免祸,孙子辈就一定不能幸免了!”

  日后,何曾的预言应验了。何曾是个日食万钱还下不了筷子的上流社会精英, 他的品味高雅得去皇宫赴宴都是自带食物。何家传到何曾的儿子何劭,饭费翻了一番,日食两万钱。到了西晋末年,这个美食世家全族冻饿而死。

  国君大臣都这样短视败家,西晋王朝的国运可想而知。西晋永熙元年(290 年), 司马炎病死在脂粉堆里,各种社会矛盾再也压制不住。惠帝皇后贾南风与太后杨氏家族争权夺利的斗争,成为大乱导火索, 引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公元4 世纪前后,全球气候变冷、世界各地天灾不断,在草原地区无法讨生活的游牧民族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迁移。匈奴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支,北匈奴因受汉军的打击逐渐西迁,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煊赫一时的西罗马帝国在这次蛮族大迁徙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而在东北亚, 原本归顺中原王朝的南匈奴也带领五胡南下,成为西晋帝国的掘墓人。

  

石勒在洧仓斩杀司马氏诸王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12》

  喋血伊比利亚——法国元帅古维翁·圣西尔的加泰罗尼亚战纪

  两晋南北朝中原遗脉专题

  仓皇北顾——刘宋第一次元嘉北伐回眸

  男儿西北有神州——五胡十六国之前凉世家

  ↓↓↓点击原文链接快速购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