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列为逼文天祥投降,令其妻女境况凄惨,受尽欺凌简直生不如死

  文天祥,江西吉安人氏。生于公元1236年,在20岁时科举中状元。但在奸臣贾似道把持的南宋朝廷中,根本得不到重用,反而被多次贬斥。

  

  公元1273年,三十七岁时从南宋朝廷退休。后又被启用,1275年,长江上游已经失守,蒙元军队兵分三路合围南宋都城临安,朝廷下诏令要各地进京勤王。文天祥毁家兴兵,召集四方豪杰之士达万人,进京救援临安。有朋友劝他,言国事已经不可为,率乌合之众与蒙元大军对抗无疑是驱羊与猛虎相斗,此举与事无补。但文天祥却说,国家培养臣民三百年,现正处存亡危急之时,没有一人一骑去护国,将是天下最遗憾之事。此行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若人人都如此,则国家就仍然会有希望。

  

  南宋朝廷长期偏安于一隅,武备不兴,在军事重镇襄阳失守后,基本上处于全线溃败状态。扭转战局基本上已无可能,可文天祥抱定必死之决心,矢志不渝,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坚决抵抗到底,虽然一路兵败却从不放弃。1278年12月,潮州盗贼陈懿暗中勾结蒙元将领张弘范,元军在其引导下突袭潮阳。此时已经退至潮阳海丰的文天祥,触不及防很快就兵败被俘。

  

  崖山海战后,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南宋灭亡。张弘范劝说文天祥降元为蒙古效力,遭到文天祥严辞拒绝。张弘范知道不能劝其改变,只得派人把文天祥押送至元大都。忽必列极为欣赏文天祥的忠义,找来众多南宋降臣劝说其投降,都被文天祥拒绝。亲自出面劝说,也无法改变其初衷,怒而将他投入监狱。

  

  又将文天祥的妻子及二个女儿抓住,送至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受尽蒙古人的欺凌,生不如死。还让他的女儿柳娘,给文天祥写信,将其凄惨之境况写下来给文天祥看。他不愿意因为妻子和女儿而丧失为人、为臣之气节,虽然知道妻女的境遇凄惨,而感到痛割肝肠。

  

  但国破家亡大丈夫于义当死,此乃命也,管不得。所以,只求速死。文天祥临刑的那天,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又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从容就义于元大都之柴市口。

  

  文天祥慷慨就义,虽死犹生!他用生命诠释巍巍中华之浩然正气,用他的诗句来描述更为恰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华民族只有心中有此理念,就能使得华夏文明之火种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壮哉!文天祥一代英杰,忠义美名可万古流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巨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刚刚 畅言云评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