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诡异的墓地,只要迁到哪里,就天天打雷下暴雨

  关于隋炀帝的死因,至今说法不一,而被世人议论纷纷的隋炀帝之墓也的被列入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墓中出土了很多的古董文物,其中包括编钟、玉带等等,而这些文物可以说是极其珍贵,对考古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如今,隋炀帝墓中出土的相关文物陈列在扬州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赏。

  隋炀帝之墓位于曹庄,工作人员先后在其挖掘发现了将近400件文物,扬州博物馆为了能够让游客更加真实的体验墓穴风貌,将这些文物按照墓穴的摆放方式一一陈列,同时将展现区按照墓穴的结构排布,从甬道进入,来到耳室,最终到达主墓室。

  在展览区,一个特殊的东西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那便是两颗牙齿。

  有人不禁问道,牙齿有什么特殊的呢。大伙儿可别小看这两颗牙齿,正是因为这两颗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牙齿才让考古人员确定其为隋炀帝的墓穴。

  这两颗牙齿是在靠近耳室的东边方向被发现的,一颗是右侧上齿的第三颗,另外一颗则是下齿的第二颗,很久牙齿的形状、磨损状况等,可推断出这两颗牙齿的年龄大概在50岁左右,而这个齿龄正好与隋炀帝被杀的年龄几乎吻合,因此判定更加确定其为隋炀帝的墓穴。

  那么,隋炀帝是怎么死的呢?

  无论是历史的记载,还是荧幕形象,刻画出来的杨广总是一副暴君的模样。虽说年轻时,修建了河道,为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但是在位后期,却总是贪恋美色,而不顾朝政。杨广过着奢靡的生活,吃苦的却是百姓。百姓们的日子过的十分贫苦,于是在极大的生活压迫下,对于隋炀帝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很多地方都有了起义反抗的苗头,苗头越来越大,燃成了一把火。

  到了618年,隋炀帝的势力范围已经缩小到只剩下洛阳和江都两个地方,权力被限制后的隋炀帝,心情极度郁闷,每天在江都的河边上,借酒消愁。

  一日,他面对镜中憔悴的自己,喃喃道:“这样好的一个头颅,会被谁砍下来呢?”此时此刻的杨广,早已有了自杀之心,他提前准备了一瓶毒酒,并对着他身边的王妃们说:“假使有叛贼追捕到这儿来了,不要慌,不要叫,喝下这杯毒酒,朕随后就来。”虽然此时此刻的他早已心灰意冷,但对于死亡的恐惧丝毫没有减少,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觉得无论是昌盛还是落魄时期,都要展现出一国之君的风貌,甚至他曾私下对着老天爷乞求,希望死后能够得到一己宽恕。

  日子慢慢的过去,失去的城池也越来越多,隋炀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原先那份想要自杀的胆量此刻间又消失了,隋炀帝十分害怕,害怕被五马分尸,也害怕被斩首示众。无论如何都要死,不如留个全尸吧。于是,他从身上拿出了一条手绢,递给了身旁的禁卫军,告诉他不要将他的身体与头颅分开,于是,这名禁卫军就用手绢将杨广硬生生的勒死了,而这一年,杨广才刚刚年过半百。

  同一天被处死的杨家人还包括杨广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杨广死后,其皇后和下人就用普通的床板做了一口简陋的棺材,将他装入其中,葬礼也办的极其潦草。直至后来,江都的太守找到了杨广的坟墓,迁移到吴公台下,随后又移动到了雷唐附近。

  为什么杨广的墓地要几次迁移呢?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因为生前隋炀帝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因此死后老天爷为了惩罚他。只要他的墓地所在地,就天天下雨打雷,弄得民不聊生,很多当地百姓怪罪隋炀帝死后也不得安宁,因此隋炀帝的墓穴几经周折,最终在雷唐安了身。

  嘉庆年间,学者阮元在一次出游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碑,碑的附近荒草丛生,但是阮元看着碑上的字迹清秀,应该是有价值的物品,于是好奇的他继续研究下去,最终发现这是一块墓碑,上面刻有隋炀帝陵四个大字,后来他命人除掉野草,重新进行清理,最终隋炀帝的陵墓才慢慢展露出一些眉目。

  可悲的杨广,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皇帝。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