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凯月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 ·伍》
东方出版社出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微信号:zggjls
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因此16世纪也被称为“西班牙的世纪”。然而它并没有享受多久超级帝国的荣耀,1588年英西战争时,西班牙“无敌舰队”受到英国皇家海军重创,几乎全军覆没,此后,西班牙逐渐衰落,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到了19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遭到沉重的打击。在国际舞台上垂死挣扎的西班牙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几近丧失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至此,西班牙国际大国的地位已不存在。伴随着国际地位的下降,西班牙国内的局势也是山雨欲来!
△西班牙内战的预兆
西班牙画家达利于1936 年所画。画中蔚蓝的天空下乌云密布,象征着黑暗与压抑的到来。面对狰狞的人体以一种扭曲的姿势被肢解,象征着受难的人民,大地上还裸露着内骨骼和内脏。这个扭曲的肢体也象征着西班牙内部矛盾激烈,内战一触即发。
1873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共和国。但共和国仅存在一年,封建保皇势力便扶植波旁王朝在西班牙复辟。1931年马德里红旗飘扬,西班牙革命爆发,第二共和国建立。刚在革命中发生政权更迭的西班牙还未缓过气来,便卷入到经济危机的漩涡之中:西班牙的社会经济濒临崩溃,民众苦不堪言,国内动荡不安,各种意识形态的政治力量相互较量。1933年,西班牙右翼激进共和党在选举中胜出,总统勒鲁斯宣布取消前任政府的各项改革措施,并大量逮捕异己者,之后的两年被称为“黑暗的两年”。1936年2月,“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在选举中获胜,右翼转而通过暴力和阴谋的手段推翻共和国,西班牙政局一片混乱。
1936年选举失败之后,西班牙独立右翼政党联盟中的部分青年加入了长枪党。长枪党人数激增,在西班牙国内的地位上升,同时,以何塞·桑胡尔霍、埃米里奥·莫拉为首的一批高级军官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军事阴谋,暴力充斥着西班牙,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
“整个西班牙晴空万里”,这是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摩洛哥的休达电台播出的一条广播,同时,也是一则叛变暗语。1936年7月17日深夜,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和埃米里奥·莫拉控制的驻摩洛哥和加纳利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军,正是在听到这条广播后发动了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交战双方分别为国民反叛军与政府共和军。西班牙国民军包括长枪党党员、民族主义者、保皇派人士、反共产主义者、非洲殖民地的西班牙外籍军团等,共和军一方主要是政府军、民兵组织与国际纵队等。内战爆发后,政府共和军在西班牙本土占据了主动地位并封锁了西班牙沿海地区,在摩洛哥的佛朗哥虽拥有精锐的陆军部队,但是却无法深入到西班牙本土作战。为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佛朗哥向德、意寻求紧急支援。
△正在演讲的佛朗哥
德、意之所以干涉西班牙内战,是因为西班牙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西临大西洋,东濒地中海,北与法国陆地接壤,南扼直布罗陀海峡。西班牙的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优质的铁、锌、铅、煤等战略物资。对于意大利而言,墨索里尼早就有占领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念头,更妄想把地中海变为“意大利湖”。对于德国而言,希特勒组建的德国空军此时已羽翼丰满,正好可以在西班牙上空一试身手。佛朗哥的求援与德、意法西斯的干涉意愿一拍即合。
7月30日,一场名为“魔火”的军事行动开始了,德、意的运输飞机频繁穿梭于摩洛哥与西班牙本土的狭长地带,将佛朗哥主力部队的非洲军团空运至叛军占领的西班牙本土南部。大批的武器弹药也接踵而至,德、意最早加入了这场“斗牛赛”。
战争爆发时,西班牙大部分空军由政府军控制,在平叛初期有效地配合了地面作战,打击了叛军的进攻计划。但是随着德、意的武装干涉,情况开始逆转。迫于形势,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英法两国担心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威胁超过德意法西斯,再加上对国内恐战情绪的考量,奉行不干涉政策,决定不援助交战的任何一方,更荒谬的是在1936年9月于伦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美国表面上继续贯彻《中立法》,但其军火商、石油公司却为佛朗哥运送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与石油。苏联是共和国政府的主要援助者,向其提供了军事顾问、技术人员等大批志愿军以及飞机、坦克等战略武器。此外,共产国际还向世界人民发起号召,组织志愿军奔向马德里,支援西班牙人民的斗争,“将西班牙变成欧洲法西斯的坟墓”(国际纵队的募兵口号)。西班牙内战逐渐演变成多股势力的竞技场。
△西班牙内战中共和国政府印发的宣传海报
20 世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政治宣传的世纪,西班牙内战是政治海报创作的一个高峰期。海报作为当时重要的宣传途径,一方面可以揭露敌人的罪行,引导舆论,另一方面可以凝聚向心力,鼓舞士气,西班牙内战中交战双方也都进行着各自的政治宣传。图片描述的是一个骷髅头状的军人,身上带有德国纳粹党和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这个人就是西班牙叛军头目佛朗哥,在其身后的三个小人分别是军人、教士和地主,他们是佛朗哥的主要依靠力量,海报上方的文字涵义是佛朗哥自封的头衔“大统帅”。骷髅头象征着死亡,这幅海报的寓意是佛朗哥是德、意法西斯的同伙,给西班牙带来了死亡与灾难。
来自54个国家的进步分子先后来到西班牙,组成了3.5万人的战斗部队和2万人的医疗队,这就是著名的“国际纵队”。其中,法国志愿者最多。此外,还有赫赫有名的德国“台尔曼纵队”、美国“林肯纵队”、意大利“加里波第纵队”、波兰“东布罗夫斯基纵队”等。在参加国际纵队的志愿军中,有一百多名华人志愿者,他们大多是侨居欧美各国的华工或知识分子,他们从法国、荷兰、德国、美国等国家来到西班牙,被分配在不同的国际纵队中,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者并肩作战。国际纵队的志愿者们虽然语言不通,肤色不同,但是他们为自由与和平而来,誓与法西斯抗争到底。
△周恩来、朱德和彭德怀同志送给参加国际纵队的中国志愿军战士的锦旗
1936年11月8日,第一支国际纵队高唱着《国际歌》来到马德里。马德里保卫战是内战中最为艰苦的一场战役,也是国际纵队第一次亮相的“舞台”。“……我自愿来到这里,为了拯救西班牙和全世界的自由,如果需要,我将献出最后一滴血”(国际纵队的志愿军战士入伍时宣读的誓言),国际纵队的志愿军们在马德里保卫战中浴血奋战,以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援助西班牙人民,抵抗叛军的进攻,在这片土地上献出了自己最热忱的生命。马德里的居民也与共和军、志愿军一起积极防御,街道上出现了“不准法西斯通过”“马德里将是埋葬法西斯的坟墓”“誓死保卫马德里”等标语,当时的马德里“街道上有很多壁垒,全部出租汽车都被征用去作军事运输……一些工人在紧张地修理被炸坏了的道路和煤气管道。到处都是口号与标语,号召居民奋力抵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马德里的成功防守挫败了佛朗哥叛军的进攻,但也加紧了交战双方对于城市制空权的抢夺。为了摧毁这个城市的意志,无数的炸药与炮弹落在了这座城市的医院和居民区,连夜的轰炸使得马德里承受着巨大的灾难,大批建筑被夷为平地,一千多平民因此而丧生,无数人流离失所,但是这似乎更坚定了军民的抵抗信念。
△共和国政府印发的“不准法西斯通过”的宣传海报
国际纵队与西班牙共和军同仇敌忾,誓死保卫马德里。1937年初,马德里战役陷入僵持阶段。这迫使佛朗哥放弃进攻马德里的计划,重新调整进攻战略。一支由国民军和德意法西斯军队组成的反叛联军正在集结,准备从马德里的东南方向——哈拉马河的山区打开一个缺口,企图切断马德里通向外界的公路。一位亲历哈拉马战役的志愿者写道:“当时突然一场混战在头顶上打起来了,哨声尖叫着,司令员命令我们保卫山顶,我们立刻带着武器向山上爬,真难想象我是如何从这场后来被称作‘自杀山战役’的激烈炮火中逃生的,我看到周围的人都倒下了……我盼望夜幕快点降临,守夜的时候,听到一点儿动静就开始打起枪来。”在这场哈拉马战役中,双方损失惨重,无数人葬身“自杀谷”。“西班牙有个山谷叫哈拉马,人民都在怀念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哈拉马开遍鲜花!国际纵队留在哈拉马,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誓死要守在山旁,打死法西斯狗豺狼!”这首悲壮的《哈拉马》正是国际纵队在这场战役中英勇战斗的诠释。共和军与国际纵队的志愿军殊死抵抗叛军的进攻,佛朗哥的计划再次落空。
佛朗哥转而加紧占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工业区,此时,佛朗哥的空军主力——德国“秃鹰军团”增添了30架能够携带一吨多炸弹的亨克尔式双发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在速度与火力上,都强于苏联的飞机。实力增强的轰炸机部队呼啸着奔向政府的防线,居然把魔爪伸向巴斯克的一个小镇,一座不设防城市——格尔尼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格尔尼卡事件”。1937年4月26日,恰逢集市,德国“秃鹰军团”和西班牙叛军飞行员驾驶着轰炸机,开始对城内的医院和居民区实施大规模的轰炸,炸弹和燃烧弹无情地投向手无寸铁的平民,整个城镇都在燃烧,尖叫声、嘶吼声、爆炸声混杂在一起,三个多小时的持续轰炸,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无数平民在绝望与恐惧中丧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将不设防城市作为打击目标,这种地毯式、毁灭性的空袭骇人听闻。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描述的正是这一事件,这幅画作不仅是对施暴者罪行的控诉,更是对世人的警告。如此实力悬殊下,佛朗哥的国民军7月底占领了北方的工业区,这使得共和国政府丧失了大量军需品的供给来源,共和军在这一轮交战中损失惨重。
△格尔尼卡 毕加索/ 绘
这次空袭的主力——德国空军“秃鹰军团”,正式组建于1936年10月,他们身穿卡棕色制服,佩戴西班牙军衔,军团指挥官名义上服从西班牙最高指挥官,实际上可以独立决定军团作战。这支“秃鹰军团”因佛朗哥向希特勒的求援而进入西班牙,在西班牙内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佛朗哥的国民军夺取了制空权,成为地面国民军作战的帮凶,给共和军带来了致命的威胁。更可怕的是,对德国来说,“秃鹰军团”在作战实践中不断试验自己的武器装备,改进了其对空和对地攻击战术,并且训练了一支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飞行员队伍,而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将在二战中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1939年春,“秃鹰军团”返回柏林,几个月后,这支军团将在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大展身手”。
△德国“秃鹰军团”正在投弹的亨克尔式轰炸机
共和国军队在北方遭到了无可挽回的失败,1937年底政府被迫迁至巴塞罗那。佛朗哥军队在德、意的武装支持下,逐渐控制了西班牙百分之七十的区域。除了精锐的作战部队外,佛朗哥还拥有7万补充兵力,准备大规模进攻巴塞罗那。因力量悬殊,共和军不敌国民军。1939年1月,佛朗哥军队开进巴塞罗那,2月,法国与英国相继承认佛朗哥政府。1939年3月28日,马德里陷落,西班牙人民政府流亡到墨西哥,佛朗哥在国内建立起反动政权,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独裁统治。
△佛朗哥政权炫耀战绩的海报
这幅海报描述了两个叛军士兵,里边的士兵上方的西班牙文是“不许通过!1936 年”,外边的士兵脚下的文字含义是“我们通过! 1937 年”。“不许通过”是1936 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在保卫首都马德里时提出的一句口号,1937 年叛军攻占了西班牙的北部工业区,此后,佛朗哥叛军长驱直入,也即有了“我们通过”这幅炫耀战绩的海报。
2016年是西班牙内战爆发80周年。80年前,西班牙与世界人民为了自由浴血奋战,但西班牙内战不仅仅涉及了多国势力,它还被称为二战的微型试验场,两个阵营的世界大国各自支持交战的双方,在西班牙的国土上互相撕咬。用这样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再贴切不过了:“西班牙内战是一场血腥的斗牛,斗牛场在半岛,但许多斗牛士是外国人。”如若历史可以假设,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将走向何处?
★
英国乃至欧洲爱喝茶的好习惯,就这样被中国人培养起来了。但在几个世纪中,爱喝茶的欧洲人,却没有人见过一棵真正的茶树。以至于长期以来,他们一直相信:茶树有绿茶树和红茶树之分。绿茶树产绿茶,红茶树产红茶。直到多年以后,一个叫福琼的西方人,告诉了所有的西方人,特别是那些品茗者和植物学家:绿茶和红茶,其二者的区别,只在于制茶工艺的不同而已。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 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几天, 其中一件大事,一个细节, 一段鲜活的历史, 被屏蔽、被掩埋了!
三支大军,不多不少,整整百万,是名副其实的“百万雄师过大江”。东路军35万人,由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指挥,在南京浦口至南通的张黄港渡江。中路军30万人,由第三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在芜湖裕溪口至枞阳镇段渡江。西路军35万人,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指挥,在江西湖口至安徽枞阳镇段渡江。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307
投稿邮箱:zggjls@126.com
QQ群: 460382533
电话:025-83200848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