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人 | 詹欣:中美恢复邦交时期的中国核军备控制政策

  

  编者按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詹欣教授在《外交史》(Diplomatic History)2017年第2期正式发表题为“Prelude to the Transformation: China’s Nuclear Arms Control Policy during the U.S.-China Rapprochement, 1969–1976”一文。

  Diplomatic History是美国外交史学家学会(Society for Historians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SHAFR)会刊,也是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领域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

  本会得到授权转载此文,以英文原文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方便阅读,已将本文的主要观点摘录在前。中文标题为编者根据原题所译,仅供参考。

  

本期封面

  作者介绍

  詹欣,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冷战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负责人,“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冷战国际史、国际安全与核扩散、中美关系的教学与研究。在Diplomatic History,《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冷战国际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冷战与美国核战略》和《从有限遏制到全面遏制:杜鲁门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

  

  詹欣教授

  主要观点

  詹欣教授利用中美最新解密文献探讨1970年代中国核军控政策的演进及其特点。他指出:

  中国早期的核军控政策主要是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反美色彩要浓于反苏。但是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后,苏联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在核军控领域,中国在坚持原有立场的基础上,主要揭露苏联的“假裁军,真扩军”,对苏联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裁军建议予以反驳与揭露。与此同时,随着中美两国的接触,美国在中国核军控政策中扮演着极为微妙的角色。中国既要联合美国制衡苏联,在核军控问题上与美国保持某种默契,又要对美苏缓和保持着十足的警惕,因此中国对美苏之间签署的所有军控协议都提出质疑甚至批判,也对美国提出中美核军控对话持有怀疑和警惕的态度。

  尽管随着中美接触,中国的核军控政策逐步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但是客观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核军控政策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中国仍然对以美苏为主构建的国际核军控机制持批评态度。

  

  

  《外交史》2017年第2期目录

  

  原文

  

  

  

  

  

  

  

  

  

  

  

  

  

  

  

  

  

  

  

詹欣 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

  本书探究了美国对核不扩散问题的认知,解析了冷战时期美国核战略的本质。全书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美国与中国“两弹一星”计划;美国核战略与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国家安全政策。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徐欣蕊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审:张勇安

  

  美国史研究:Americanhistory

  感谢您的持续关注!

  欢迎投稿或推荐美国史资源!

  投稿邮箱:ahrac@foxmail.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