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传》&《军师联盟》: 中国历史上贵族的背景到底有多深

  上回说到,

  (回顾上期戳这里)

安全性未知,该超链接内容与搜狐无关

  到了东汉末期

  凭着对知识的垄断,

  又逐渐熟悉了政治运作规律,

  地方豪强已经完全成长为世家门阀了。

  他们不仅将自己的子弟全部送入朝廷身居高位,并且凭着对知识的垄断广收门徒,结为师生,传授知识,培养成忠心家臣,并通过察举推荐其为官,所谓世家豪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指此。

  

  司马懿

  如《军师联盟》中司马懿一家三子及父亲司马防全部身居高位,司马懿还广收以邓艾为代表的寒门子弟为家臣,靠着师生与推举的故吏,结成了一张牢不可破,足可以制衡皇权的官场人脉网。

  到了汉末天下大乱时,

  天下已经形成了几大世家,

  “四世三公”者,

  即家族四代有人担任

  正部级职务的人比比皆是,

  袁绍、杨修皆是如此。

《军师联盟》中曹操口中的“颍川荀氏”、“清河崔氏”也是世家代表,荀彧崔琰便是两个家族在政治中心的代言人。

  

  荀彧

  

崔琰

清河崔氏绵延千年,唐文宗曾为太子向荥阳郑氏求婚,郑氏却为了将女儿嫁给清河崔氏子而拒绝,气的唐文宗说:“朕是数百年衣冠。”标榜自己也是世家大族,子女够资格与世家婚配。

  

  这时候,

  这个阶层已经褪去了“豪强”

  的暴发户气息和野蛮气气质,

  长久的积聚与涵养,

  已经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贵族,士族

  三国时代的天下大乱,

  将腐朽的汉王朝彻底摧毁,

  也为士族的真正崛起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空间。

  

  陈群

  在这个旧制度土崩瓦解,新制度将生未生的真空期,一个决定历史走向的制度在一位叫陈群的人手中诞生了。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带给士族400年贵族统治与无上辉煌的制度。九品中正制,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将应选人才划分等级,分为九品,按品级授官。

  

  最后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寒门子弟上升通道彻底关闭,只能依附于豪门大族之家,为其门下走狗。

世家门正式形成

  

  400年的贵族门阀政治,士族与寒门的隔阂犹如鸿沟天堑,各门阀间为加强联系,互相联姻,导致士族与寒门不通婚,世家子弟嫡出往往被视为珍宝,因为其背后有两姓门阀支持,庶出则地位低下,被视为贱种。如宇文怀宇文玥,在宇文阀中悬殊的地位,也由此导致了宇文怀从小积累起的刻骨怨恨。

  

  

这400年正是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大乱世,但是频繁的改朝换代,皇帝如走马灯般换了一茬又一茬,各大世家却始终稳如泰山,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为真实的写照。当时的北方四大世家,崔、卢、李、郑,南方四大世家王、谢、袁、萧。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大家和艺术家,皆出自于大世家之门。

  

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便是琅琊王氏门阀的才子,其祖先王导在东晋司马氏朝廷权倾朝野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琅琊王氏仅出任宰相的,便多达92人。刘宋朝廷皇帝刘骏的舅舅路琼之,跑到王家拜见,却因出身卑贱,而被王家以祖先做过王家马夫之事羞辱,甚至连其坐过的凳子都在其走后焚烧掉以示嫌弃,皇帝也无可奈何。

  

谢灵运

“天下文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是谢氏门阀的嫡系子孙。世家子弟,一出生便注定了前程无忧,生活锦衣玉食,更是有传承几百年的优越感和最好的文化教育伴随成长,让他们拥有着与生俱来的清傲与贵气,只有这种气质才能催生出《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的俊逸洒脱与“死生亦大矣”的悠远深思,才能拥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淡然心境。

  

  这段400年的贵族长河史,

  惊艳了上下五千年。

  直到唐代,

  “旧时王谢堂前燕”,

  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种阶级严重的对立,以及世家子弟不可避免的腐朽堕落,使其在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后逐渐开始没落,更多的世家子弟是如宇文怀、赵西风一样,视寒族子弟如草芥,奢靡堕落,不学无术,寥寥世家精英难以挽回整体的腐朽颓势。但,世家没落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印刷术与造纸术的发明与普及,书籍的成本在这400多年的时间中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能够接触并掌握到高深的文化知识。寒门子弟知识能力的增强,动摇了世家统治的根基。与世家子弟的崛起非常相似,寒门子弟也是借助隋朝大一统后确立的科举制,掌握了上升的通道,从而确立了自己统治阶级的地位。

  

前人种树后人收,后人收了莫欣喜,还有收人在后头。梳理了中国世家门阀的前世今生,就能发现,真正能实现公平正义,保证越来越多的人实现安乐的途径,就是知识的普及

知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第一生产力。当没有阶级能够垄断知识的时候,社会的公平、民主、与正义也就会随之而来。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对知识的每一点追求与传播,都是在推动社会向前进步一小步。社会的无数个一小步,就会是历史的一大步。

  

  尊重知识,珍惜时代,

  努力学习,不负此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案|王仲达

  编辑|侯晓笛

  审核|张碧涵 马文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刚刚 畅言云评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