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事件是“战狼2”火了,而且很火,里面的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是燃气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激情。
而另外一个事件,是印军非法越界,侵入中国境内,造成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发生,并且陷入僵持。
所以,今天我们要“同仇敌忾”。
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对敌;
敌:对抗,抵拒;
忾:愤怒。
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自: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故事
Story
﹀
﹀
﹀
这个成语故事与其他不同的是,分别来自两个故事的组合。
同仇
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 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 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
《诗经 秦风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释疑:
这首诗是军中的歌谣,反映了秦国兵士团结友爱、共御强敌的精神。全诗分为三章,采用兵士相语的口吻。在激战前夕,兵士们聚在一起紧张地修整武器。这时,有人顾虑自己没有衣裳。 他的战友就充满友情地劝慰他:“谁说没有衣裳, 我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又用大义来激励同伴:“国家出兵打仗,我们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从诗中不仅可以看到兵士之间的友爱,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心甘情愿地承但起重大牺牲的爱国精神。诗歌音节短促,声调激昂,生动地表现了秦国兵士们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情景。
“同仇”即就来源此“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敌忾
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
《诗经·小雅·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译文
浓浓的夜露呀,不见朝阳决不蒸发。和乐的夜饮呀,不到大醉决不回家!
浓浓的夜露呀,沾在那繁茂芳草。和乐的夜饮呀,宗庙里洋溢着孝道。
浓浓的夜露呀,沾在那枸杞酸枣。坦荡诚信的君子,无不具有美善德操。
那些同类的梧桐山桐,一树比一树果实累累。这些和悦平易的君子,看上去无不风度优美。
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 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饮完毕后,命人私下询问他是什么原因。宁俞回答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愤恨的人为敌人,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天子为了酬谢诸侯,在酒宴中赐彤弓, 赋《湛露》,这是应该的。但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大王学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这种情况下,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敌忾”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注:图文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成语历史故事”整理编辑.若有侵权,请微信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