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素养最高,但有一点不如苏军,没有冬天帮忙德军也会输

  回顾二战历史,很多人都会对苏军的损失印象深刻,几乎每一场战役苏军的损失都是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德军,不只是人员损失,坦克、车辆、大炮等器材损失也是惊人的。比如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损失了6000辆坦克,而德军损失了1500辆。当然,这场战役最后苏军赢了。

  

  在战争初期的时候,苏军的损失就很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起进攻,2个月就消灭了300万苏军,苏军损失的各种器材不可胜数。有人认为,苏军之所以开战就陷入被动,主要原因是早早就内部消耗了大量有经验的军官,但事实上这只能算是次要原因。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德军官兵的素养要远远高于苏军,此外德军的装备也要优于苏军,战术思想、兵种协同能力更是在苏军之上。当时苏军坦克大都是1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战机大都是陈旧的双翼飞机,尽管人数比德军多,但在德军的钢铁洪流面前,苏军根本无法发挥人数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战争开始后,英美德国普遍看衰苏联,英国认为苏联可能撑不过2个月,毕竟法国才抵抗了42天。美国甚至认为苏联一个月就会被打败。最后,寒冷的冬天帮了苏联人大忙。

  为了迅速扭转战局,苏军不断研发新装备,同时想方设法提高产量,为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质量,比如大量的苏军飞机用木头制作机身,有的飞机螺旋桨都是木头做的,至于发动机也进行了大幅简化,只能飞十几个小时。坦克和火炮也差不多,比如苏军生产的一款152毫米的大口径自行火炮,防护性很差,可以说不堪一击,但它们却给德军坦克造成了巨大损失。

  

  据统计,到1942年的时候,苏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的生产量是德军的3倍,尽管质量不如德军,但靠数量优势一点点将德军的战斗力耗尽,最终取得了胜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刚刚 畅言云评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