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苏军攻克柏林惨烈战斗场景纪实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以后,无论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宋哲元的冀察地方当局都没有马上做出全面抗战的准备,即便到了最后一刻也还在寄希望于和平解决。

  

  7月28日,日军兵临北平城下,向29军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冯治安率领39师于当天正午以前撤出北平城。当天拂晓,日军出动了关东军增援部队铃木混成旅团与酒井机械化旅团, 配以飞机30 架。向南苑、西苑、北苑的29军各部发起了猛烈进攻。这天的战斗也是自七七事变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尽管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等数千官兵为国捐躯。战至当晚, 北平仍为29军控制, 并未沦入敌手。

  

  29日凌晨,宋哲元将北平军政的烂摊子交给张自忠代理,命他暂留北京收拾残局,自己率领秦德纯、冯治安、张维藩等于29日凌晨3时出西直门, 逃往保定。凌晨4时左右, 29军所有部队完全撤退。而北平市民大多还被蒙在鼓里,天亮后还在等待着报童送来29军收复失地的号外。

  

  北平城从7月29日29军撤退开始,一直到8月8日日军入城,这中间足足够10天的时间双方都没有驻军。但北平城里老百姓在这一段时间里却没有闲下来,因为但凡经历过庚子之乱的北平人都是有经验的,尤其是西苑,海淀附近的居民,开始挂出了用半只面粉口袋画一个红圈的太阳旗,又一次做起了“顺民”。因为老百姓知道鬼子迟早是要进城的,这挂不挂旗,挂什么旗都是由讲究的。

  

  北平人惯做顺民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从李自成进北京开始便在家门口贴上了“永昌元年顺民”,甚至还将“顺民”二字贴到了额头上。后来满清入关,北平人又一次拿着小黄旗,做起了“大清顺民”。1900年庚子之乱,北京城里的顺民更是五花八门,各种顺民层出不穷。

  

  在29军退出北平后的第十天,日军从广安门,永定门,朝阳门浩浩荡荡的进城了,这天正好是立秋,天空还时而有些小雨,北京人原本忙活着贴秋膘,但没想到日本人就这样进来了。当天12点开始进城的是日军河边旅团,大约3000多人,进城后分别驻扎在天坛、旃檀寺、铁狮子胡同的绥靖公署等处。

  

  至此,北平城算是真正的沦陷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刚刚 畅言云评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