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玩游戏挑战爱因斯坦:人类随机行为首次主导量子物理实验

  北京时间11月29日至12月1日,全球9个实验室同时进行一项基于人类随机选择的量子物理实验——大贝尔实验。据介绍,该实验在历史上从未尝试过,也是首次让人类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成为量子物理实验的关键因素。

  大贝尔实验是在ICFO(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协调下进行的一个全球性的项目,在全世界9个实验室同时进行一系列量子物理实验。9个实验室分别是:格里菲斯大学量子计算和通信技术中心、昆士兰大学工程量子系统中心、康塞普西翁大学电机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巴塞罗那光子科学研究所、奥地利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所、慕尼黑大学、尼斯大学凝聚态物理实验室、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量子器件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和张强教授是大贝尔实验中国区负责人,他们的实验室利用接收到的自由意志产生的随机数进行贝尔实验,测试随机数之间的关联。

  

  该实验的参与者刘洋介绍说:“此前的诸多贝尔不等式实验使用的是物理方式产生的随机数,而这部分随机数可能受到隐变量控制而不能作为真正的随机性来源。此次大贝尔实验则相信人的自由意志,由公众产生的随机数来决定实验中的重要参数,这系列实验是贝尔不等式测量的重要一步。当然由于需要通过网络汇总,存在无法真正解决局域性漏洞。在未来,物理学家有望利用太空实验关闭局域性漏洞和随机数漏洞,这将是在现有实验基础上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进行的物理实验。”

  据悉,公众可以在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8时至12月1日19时59分期间参与游戏,参与者需要输入一个尽可能随机的包含0与1的数列。这些比特流将被实时传送到各地的量子物理实验室中,科学家将利用它们的不可预测性来对量子物体包括原子、光子、超导体进行测量。在11月30日晚间的“量子物理全球大实验约你一起挑战爱因斯坦”的中文直播中,在线参与人数峰值达到33万。

  卡洛斯·艾威亚是该项目的创始人,他设计了把数据传输到各实验组的平台。他认为,大贝尔实验最让人着迷的一点是社会大众和科学家对实验的成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是将量子物理学前沿研究贴近大众的一个特别的契机。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袁岚峰副研究员介绍,此次实验是将物理的随机数发生器,变成人随机产生,让民众参与科学实验,非常有意义。他介绍,此次实验将观测包括纠缠粒子性质的诸多物理现象,数据结果预计近期出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