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主动出击“挖”作者,为什么微信付费订阅迟迟不上?

  谁是微信付费阅读的竞争对手?

  昨天,情人节,马化腾在知名互联网观察者keso的朋友圈下留言,意在挽留他等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上线后在公众号里开专栏。而keso的回答也比较直接:等你们等得太久了......

  

  既然微信已经确定要上内容付费功能,为什么却迟迟不上?

  

技术、环境还是内部原因?

  

  技术方面:春节流动几百亿的红包都没有问题,做内容付费功能,对以高科技著称的腾讯,显然更不是问题。

  环境方面首先是内容生产者,从个人到企业到政府,从故事到时政到科技,每个行业都不乏高质量内容的产出者,也有非常多的已经拿到了不菲融资,也因此诞生了一个时代叫“内容创业”;对于内容接收者,首先8.5亿是实实在在的微信活跃用户,其次,每天都会有不少各个方面文章阅读量可达10w+,最后,得到、在行、知乎live等平台的崛起,视频网站付费用户的猛增,说明用户并不吝为好的内容买单。

  内部原因?据微信内部知情人向萤连长透露: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微信团队的人太少了

  关于微信团队的人数,张小龙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微信团队膨胀还是比较快的,有 1500 多人了。对此,我昨晚跟 Tony 聊了一会儿,大家都有一个很大的担心就是,当一个团队规模特别特别大的时候,很多行为方式一定会进入一种“组织化”的行为方式,要想保持自己特别好的一些特色就变得特别不容易。”

  这也让萤连长想到了去年10月份,腾讯的两位高管内部讲话的一些内容:

  KPI是我们产品的副产品,也就是说把这个东西做好之后,KPI就自然达到了。早期的微信团队也一直围绕这样一个思路在工作。但是,当团队变大之后,这个思路被动地慢慢发生了变化:大家在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撒谎能够有一些驱动力,不是来自是不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而是来自于我们能做到一个多高的数据——腾讯高级副总裁 马化腾

  “我们年轻的总监们,更喜欢长时间的憋大招,渴望打造出令业界惊叹的特性,而对于这些短周期、技术含量不高的民间的痛点,总监们会被各种任务、各种原因而延误很久很久。产品团队告诉我,‘他们早有计划,只是没有放在高优先级,在版本排期容易被其他更急的功能所延误,上面这些特性需要若干时间会完成’,公众号平台也有不少同类的迟钝例子。”——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 张志东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付费内容迟迟未推出可能和腾讯两位高管讲话的内容相关,“微信团队太渴望打造出令业界惊叹的特性,而对于这些短周期、技术含量不高的民间的痛点,总监们会被各种任务、各种原因而延误很久很久

  其实,从去年年中开始,微信公众号做付费阅读的消息就开始流传,不少公众号运营者晒出了付费测试的界面。

  这是“思变华娱乐”的微信公众号主页,最显眼的就是最底端的“付费阅读”模块。但随后,认证为腾讯微信安全风控高级总监郑立鹏发可一条微博,说“思变华娱乐”是微信旗下的测试号,大家别想太多。

  但经过此次“情人节事件”,马化腾亲自出来站台,相信上线时间不会太远。

  

为什么要做内容付费

  

  对于得到、在行这种定位就是“付费内容平台”的平台来说,变现盈利,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可能是唯一目的。那么微信要做,目的是什么,萤连长认为不排除以下两点:

  1.解决“内容过载”的问题

  张志东在内部讲话中,提到了“内容过载”,称在订阅号十来个的时候,每日一条推送体验很愉快,但是慢慢地订阅大几十个之后,就陷入了“内容过载”,这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红点密集让人产生焦虑和失控感。

  但付费的内容,首先,用户肯定经过考虑要获取什么东西,在阅读的时候目的明确;其次,付费的内容,用户往往比较珍惜,长期下来可能会养成一个固定习惯,就不会在众多订阅号面前出现“迷茫”感。

  2.解决“内容参差不齐”的问题

  内容付费之后,用户阅读一篇文章会更审慎,创作者为了吸引以及沉淀更多用户,会更加精心经营自己的内容,同时,运营者还可以对付费用户进行标签化分析,从而进行内容精确改良,久而久之,良币驱逐劣币,淘汰掉借用公众号投机倒把的人。

  此外,投资人也多了一个更具评判标准的数据——付费用户数,而不仅仅死的“粉丝数”,投资到更好的内容创作者,也是有助于这个生态的净化。

  如果微信上线付费阅读后,将和“打赏”形成两个付费产品。打赏是阅后付费,比较零散,不成规律,相比而言,“付费订阅”更需要一套完整的收支费模式,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微信的竞争对手有谁?

  

  我们一起看一下国内主流的几大内容付费平台,它们的商业模式以及玩儿法。

  在行,侧重于一种技能或技巧的培训,基本都是面授,一个人可以在擅长的领域开设几种主题课程,以次为单位进行付费约见。

  每个主题课中,会有用户约见数以及评分和评价。类似于大众点评似的信息分享玩法。

  知乎live:是在线直播分享,内容依分享者而定,比较丰富。分享者设定好自己的分享时间之后,用户付费订阅,到时间进入听直播,也可以听录播。

  

  知乎live有几个付费档次,美其名曰:普通票、聊表心意、鼎力支持,票价不一,但对听众而言并无差别。此外,后期新增了“赠礼”功能,用户可以批量购买听课权限然后赠送给好友。

  得到线上“图文+音频”形式内容,用户选择某个感兴趣的讲师,进行一年的订阅(199元/年),分享者会定期更新。

  

  对于专栏,得到提供免费试读的功能,同时,它还有电子书和音频书,也有部分的免费内容。和其它产品相比,得到发挥用户自主性较好,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听课的时间。

  36氪,今天刚上线的《开氪》专栏,与“得到”模式较为相似,行业知名人士开专栏进行内容分享,用户付费订阅(199元/年&299元/年),分享者定期更新,以“图文+音频”形式的内容供读者阅读和收听。

  《开氪》也有试读功能,且在主页上提供了订阅的大佬信息,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

  据萤连长猜测,从模式到定价,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与“得到”和《开氪》较为相似,

  事实上,微信付费阅读现在“入场”是具备一定优势的,抛开强大的用户规模和用户粘性不谈,市场已经检验了符合内容付费的模式,微信可以根据此观察寻找最适合的运营标准。

  随着微信的公众号订阅上线,内容付费的时代要真正来临,但如何真正培养起用户长久的学习习惯,才是付费阅读模式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

撩妹“微”攻略模糊搜索限时推广

“活”微站房产小程序国外小程序

知乎“公众号”全民阅读原创者

  购买《微信力量》送惊喜大礼

  长按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