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半导体并购退烧;恩智浦Q2营收达22亿美元;东芝将独自投资芯片生产线 | 摩尔内参 8/3

  1、2017上半年半导体并购热潮退烧

  2、恩智浦Q2营收达22亿美元,汽车业务达占比42.6%

  3ARM新LOGO亮相,呼应万物连网

  4、SK海力士第二季营业利润率近46% 是三星电子两倍

  5、与合资伙伴西部数据闹僵:东芝将独自投资芯片生产线

  6、小米在Q2出货300万件智能手环,成智能穿戴市场老大

  7、锂离子电池投资负担重,NEC 不玩了?传卖给中国 GSR

  8、联发科物联网产品事业,分割让与子公司络达

  9ABB收购B&R成世界第二大工业自动化供应商

  10、高通CEO:起诉苹果就是让他们掏钱 我们应得的

  一、2017上半年半导体并购热潮退烧

  由于少了所谓的“大规模并购案”导致整体交易金额骤减,主宰半导体产业两年多来的疯狂整并与收购行动逐渐在2017年第一季“退烧”了。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CInsights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十几笔交易合并价值总计仅14亿美元,远低于2016年上半年的46亿美元以及2015年上半年的726亿美元。由于少了所谓的“大规模并购案”导致整体交易金额骤减,主宰半导体产业两年多来的疯狂整并与收购行动逐渐在2017年第一季“退烧”了。

  尽管并购(M&A)热潮从2016年就开始趋缓,但在下半年发布的几笔大宗交易迅速地将交易总值提高到近千亿美元,与2015年写下的1,073亿美元常胜纪录仅一步之遥。ICInsights指出,尽管目前存在几笔悬而未决或传说中的交易——包括待售中的东芝(Toshiba)内存芯片业务,但也不可能让下半年的并购案激增,而使整体交易价值突然逼近2016或2015年的规模。

  2017年至今仅有一笔交易价值超过5亿美元——MaxLinear以6.87亿美元收购Exar的交易在今年5月完成。相形之下,在2016年有7笔交易的金额超过了10亿美元;而在2015年则有10笔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而在这些并购交易案中,有7笔交易的金额都超过了100亿美元,其中有3笔是在2016年发布的,另外4笔则是在2015年发布。

  ICInsights资深研究分析师RobLineback在接受《EETimes》采访时总结可能影响2017年上半年并购行动退烧的各种因素,包括加强监管审查,以及进行大规模收购的几家公司仍处于消化其收购的过程,还不太可能很快地就启动更多的交易。

  Lineback说:“世界各国政府正严格审查多项收购交易,这可能会在减少交易数量方面发挥作用。”根据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政治气氛,中国企业“真的很难收购西方公司,而这也可能使他们对于是否展开一项交易而犹豫不决。

  Lineback表示,另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公司开始把投资方向转向非半导体业务,削减了芯片公司的并购交易金额。他指出,英特尔(Intel)在今年3月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就并未包括在ICInsights的分析中,因为该公司的调查对象仅包括半导体供应商,而不包括IC供应商收购软件和系统业务。Mobileye是一家为自动驾驶车提供数字成像技术的以色列公司。

  Lineback说:“我们看到很多这一类的收购行动,特别是在物联网(IoT)、虚拟现实(VR)以及自动驾驶车等自动化系统等。”

  Lineback还指出,股市涨幅有所下滑,也可能导致交易金额较少。此外,针对一些已经完成大手笔交易的结果如何,业界也可能抱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Lineback说:“许多公司将必须展现出这些收购将会获得回报,而且取得利润可观的结果,当然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二、恩智浦Q2营收达22亿美元,汽车业务达占比42.6%

  恩智浦半导体今日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截至2017年7月2日)的财务报告和业绩情况。

  恩智浦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科雷鸣(Richard Clemmer)表示:“恩智浦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良好,营业额达22亿美元,由于公司二月初成功剥离标准产品业务,故同比下降7%,环比持平。第二季度公司高功率混合信号产品业务营收21亿美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4%。由于市场对汽车产品组合的需求旺盛,汽车事业部第二季度收入再创新高,达到9.38亿美元,同比增长9%,占季度营收的42.6%。放眼未来,我们的产品将延续良好的市场表现,推动恩智浦的长期持续发展。”

  三、

  ARM新LOGO亮相,呼应万物连网

  ARM稍早悄悄地更新其官方LOGO标志,将原本采英文大写字样的「ARM」,更改为全部小写字样的「arm」,同时从原本线条明显的直线更改为较圆润线条。

  目前ARM方面尚未对此做官方说明,但透露主要希望呼应现行业务扩展而作改变,并且让品牌形象藉由全新标志设计让更多人容易识别,并且贴近ARM旗下产品推动万物连接的发展形象。

  就目前ARM所立下目标,将使物联网设备数量成长至1兆规模,同时驱动更多技术改革击市场应用成长,先前除持续扩展免预付授权费用计划DesignStart,更藉由DynamIQ重新定义多核架构设计,让移动设备处理器运算效能突破发展,藉此促进更多市场应用成长。

  而在接下来即将到来的5G连网时代,预期物联网应用将成为市场主流,ARM也表示将在此发展趋势扮演重要推手,藉由提供更低耗电、运算效率更高,以及更安全连接防护,将让物联网应用更容易快速普及。

  ARM的品牌名称源自「Acron Risc Machine」各个前缀,而ARM旗下三个主要产品线Cortex-A、Cortex-R与Cortex-M恰好也呼应ARM品牌名称,分别对应不同运算需求领域,并且满足不同应用领域。

  四、SK海力士第二季营业利润率近46% 是三星电子两倍

  8月2日上午消息,据韩联社报道,今年第二季度SK海力士营业利润率达到45.59%,在3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中位列榜首,是三星电子利润率的两倍。

  全球半导体需求增加助推SK海力士业绩高涨,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业务也利润大增,创下历史新高。上市银行利润均普遍上升,新韩银行、韩亚银行、企业银行、KB金融、友利银行都实现两位数利润率。

  与合资伙伴西部数据闹僵:东芝将独自投资芯片生产线

  由于没有与合资伙伴西部数据达成一致,东芝宣布将独自进行投资,用于芯片生产线的建设。东芝表示,由于未来需要自力更生,他们将会投资1950亿日元(约合17.6亿美元)用于Fab 6生产线上,这一投资金额相比最初的计划提升了150亿日元。

  

  此前东芝出售了自己的芯片部门,此事让东芝与合资伙伴西部数据产生了隔阂。在东芝看来,出售芯片业务能够填补因美国核电子公司成本超支而形成的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负债。但是西部数据则认为,东芝所做的任何交易,都应该获得他们的同意。

  东芝公司发言人表示,虽然此次投资由东芝单方面完成,但是他们对于与西部数据就后续投资进行对话依然持开放态度。然而西部数据方面并没有对此进行回应。

  新的生产线预计将于明年夏天正式启用,该生产线将会使用下一代3D技术来进行储存芯片的生产。东芝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截止到2019年3月,将3D芯片的占比提升到90%左右。

  六、小米在Q2出货300万件智能手环,成智能穿戴市场老大

  继昨天公布Q2的全球手机出货量之后,数据调查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还最新公布了这季度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市场情况,得益于国内低价智能手环和美国对高端智能手表的需求,Q2共计出货2200万件,其中小米凭借低价的小米手环出货370万件,超越Fitbit和苹果,攀上了市场的老大位置。

  

  这一季最大的赢家小米,其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370万件,同比增加23%,占到17.1%的市场份额,超越Fitbit和苹果,成为全球智能穿戴市场的老大,除了小米的主要智能穿戴产品小米手环售价低廉,销量稳中有升,还因为Fitbit受到小米和苹果一个在低端、一个在高端的挤压,份额从去年的28.5%大跌到15.7%,Q2出货量为340万,同比去年的570万件减少40%。

  Fitbit在去年年底收购了智能手表鼻祖Pebble,还在今年春季公布了一款高端智能手表,但要到秋季才开卖,目前在售的多为老款且贵价的智能手环,已吸引不了消费者的兴趣。想购买智能手环又无从下手的小伙伴们可以咨询小超哥(9501417)。

  苹果虽然在最近的财报中没有公布Apple Watch的销量,但从这份报告中过来看表现很好,今年还没有新款的Apple Watch智能手表仍能在Q2出货280万,同比增长56%,市场份额上升到11.7%,虽然排在第三,但Apple Watch的高价、高利润,让苹果可以得意地笑着数钱了。

  除开这三家外,其它品牌共计出货了1170万件智能设备,同比去年有较大增长,但Q2智能穿戴设备的全部出货量同比去年只是略有增长了8%,相比去年的21.6%增长,全球智能穿戴市场的发展已经大大放缓。

  七、

  锂离子电池投资负担重,NEC 不玩了?传卖给中国 GSR

  日经新闻 3 日报导,NEC 将退出锂离子电池市场,旗下生产电池用电极的子公司“NEC Energy Devices”将卖给中国投资基金“GSR”,双方已就出售事宜进入最终调整阶段;另外,日产汽车(Nissan)也正和 GSR 进行协商,拟将旗下车用电池生产子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以下简称 AES)卖给 GSR,而 NEC / NEC Energy Devices 持有 AES 49% 股权,且 NEC 也已大致同意将所持有的 AES 股权卖给 GSR。

  

  NEC Energy Devices 主要生产日产电动车(EV)“Leaf”所需的电池电极,年营收约 150 亿日元,而 NEC 向 GSR 开出约 150 亿日元的卖价;AES 是向 NEC Energy Devices 采购电极、生产电池产品,年营收约 300 亿日元,预估出售额达 1,000 亿日元左右。

  报导指出,日陆韩电池厂正对 EV 用锂离子电池展开巨额投资,市场持续进行适者生存竞争,其中车用锂离子电池龙头 Panasonic 拥有美国特斯拉(Tesla)、日本丰田(Toyota)等大客户,反观 NEC 电池客户几乎仅有日产一家,加上日产决定扩大电池采购对象,也让 NEC 研判持续进行巨额投资来延续事业的意义不大,因此决议退出。

  日本市调机构富士经济(Fuji Keizai)指出,2025 年全球使用于 EV 等用途的车用电池市场规模将扩增至 6.6 万亿日元,将达 2016 年的 5 倍。

  法国、英国已纷纷表明计划在 2040 年停售汽柴油车。

  富士经济 6 月 22 日公布调查报告指出,预估 2030 年时 EV 年销售量将增至 407 万台,超越 HV(油电混合车,2030 年销售量预估为 391 万台),且之后双方的差距将持续扩大。富士经济预估,在中国需求增加加持下,2035 年 EV 全球销售量将扩大至 630 万台,将达 2016 年的 13.4 倍(较 2016 年增加 12.4 倍)。

  八、联发科物联网产品事业,分割让与子公司络达

  联发科(2454)昨日除公布第2季财报外,由于原共同营运长朱尚祖已辞职转任资深顾问,董事会也通过陈冠州共同营运长预计于今(1)日升任营运长;此外,董事会亦通过,决议将蓝牙通讯相关的物联网产品事业,分割让与100%持股子公司络达。

  近期联发科高层人事异动,公司于昨日正式发出公告表示,朱尚祖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预计于今(1)日离职,并转任公司资深顾问,因此未来将由陈冠州担任营运长,预计于今(1)日升任营运长。

  另外,针对联发科决议将蓝牙通讯相关的物联网产品事业,分割让与100%持股子公司络达部分,公司表示,主要系为落实集团内部资源整合,深化及加速物联网市场拓展。

  联发科进一步表示,本次分割并未办理减资,且联发科因分割而持有络达的股权金额与分割的营业价值相等,因此对于联发科的每股净值及每股盈余并无重大影响,分割基准日暂订为10月1日。

  九、

  ABB收购B&R成世界第二大工业自动化供应商

  新业务集合了ABBPLC所有的活动,并由贝加莱前任总经理HansWimmer领导,贝加莱创始人ErwinBernecker和JosefRainer将担任顾问协调整合过程。

  几个月前,ABB宣布正式收购B&R(贝加莱),如今ABB把贝加莱公司描述为最大的基于产品和软件的工厂自动化机械开放式架构解决方案独立供应商,贝加莱已经成为ABB工业自动化部门的一部分,并形成了一个名为“机械和工厂自动化”的新业务。

  新业务集合了ABBPLC所有的活动,并由贝加莱前任总经理HansWimmer领导,贝加莱创始人ErwinBernecker和JosefRainer将担任顾问协调整合过程。

  ABB计划加大研发上的投资,包括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并设定了逾10亿美元的中期销售目标。ABB首席执行官UlrichSpiesshofer表示,这次收购结束了ABB在机械和工厂自动化方面的历史性差距,扩大了ABB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的领导地位。随着贝加莱的加入,ABB成为唯一能为客户提供过程控制和离散行业测量技术和软件解决方案的工业自动化供应商,如测量、控制、驱动、机器人、数字化和电气化等等。

  Spiesshofer还表示,这一组合将为ABB扩大现有产品提供新的全球增长机会,同时也为ABB带来了以前从未服务过的行业和客户领域、知识和深厚的技术专长。

  此次收购标志着ABB下一步战略的里程碑,成为继西门子之后世界第二大工业自动化供应商的角色。ABB表示,贝加莱的PLCs产品、软件和服务,工业PC和基于伺服的机器及工厂自动化将补充ABB在工业、运输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工业自动化组合。

  ABB工业自动化事业部总裁PeterTerwiesch说,贝加莱和ABB之间存在强烈的文化的契合,包括以客户为中心的共同承、开放式架构的软件和解决方案等。这将确保ABB和贝加莱在整合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独特而全面的产品。ABB和贝加莱公司的整合正在由一个位于奥地利的专门团队领导,其中包括双方成员。

  十、高通CEO:起诉苹果就是让他们掏钱 我们应得的

  高通与苹果的专利纠纷火药味四散,甚至引发科技圈集体声援苹果,连Intel也对高通的做法不爽了,选择站在苹果一方。

  在近日接受美国BI采访时,高通CEO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直言不讳的表示,起诉苹果就是为了让他们拿专利费。

  莫伦科夫表示,高通并不太擅长打官司,通常很少提起诉讼,每次诉讼都是反击。一般来讲,只有对方拒绝付费,我们才不得不采取行动。

  他说,所有协议都是自由协商签署,目前已经有超过300个自由协商的合同,与苹果及其制造商的签订的合同,与这些合同完全一样。我们现在只想按照合同得到报酬。

  在谈到与苹果、Intel以及其它参与者的专利纠纷,莫伦科夫认为高通是整个事件的“小家伙”,相比其它人很弱小。但对于高通来说,专利依然值得捍卫,维护股东利益。

  对于高通的专利付费模式,你怎么看?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摩尔芯闻MooreNews”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