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迪斯尼,需要物联网平台

  本文来源:物联江湖

  本文作者:王一鸣

对于物联网应用和产品,需要先做数据采集,而后联网、再进行数据存储和运算,信息通过层层处理而获得商业价值。

制定一个出行规划:

  01

星期三的晚上,上网把迪士尼近三天的天气预报查了一遍。

热!但最高温度已经比上周持续的40度低了很多,明天好歹还是个多云天气。

  

其实,我还想查询一下迪士尼的历史天气情况,看看每日温度变化的细节(早、中、晚的温度变化)。可惜查了好多网站都没有这么详细的气象记录。

突然,儿子在书桌边出现了。他手上抓着“麦昆”(汽车玩具),这小车贴着桌边,一路“奔弛”过来,直到“车头”撞上我的笔记本电脑:“爸爸、爸爸,明天去迪士尼么,去么?”

我没有转头,依然不放弃地搜索、浏览着网页:“去的、去的!”我想虽然有37度高温,但天气多云又带风,小朋友应该受得了。再带点防晒霜抹一抹就是了。

“磁…磁磁…”伴随着小朋友嘴里发出的汽车马达声,“麦昆”从我的手臂驶过了肩膀,又跃过椅背跑远了……

  02

我转念又想到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抱怨迪士尼的排队惨况:“进园排队2小时,一个项目再等4小时。”个别大项目4小时的排队确实夸张了点,而我担心的是:小孩子能玩的小项目究竟要排多久呢?

为了探查排队的具体情况,我登陆了迪士尼的官方APP。可惜APP只能实时推送排队情况,而且游客必须在园内才能获取排队信息。而后,我在迪士尼专题论坛和贴吧中,发现不少有心人会把每日的排队情况(截图)贴置在主题跟帖中,排队情况一阅便知。从历史情况来看,儿子能玩的项目排队时间都还能接受。

  

由于入园检票排队的具体情况在网上查不到,我还是有些担心。若长时间顶着烈日排队,小朋友的情绪容易失控。我又有点犹豫要不要去了。

“哒哒哒,看我的镭射光”不知什么时候,儿子把他的小手枪对准了我。我便问道:“宝贝,去看‘巴斯光年’要排很长的队,你愿意么?”小朋友什么也没说,转身跑了:“飞向宇宙,浩浩无垠!”“是‘浩瀚无垠’”,我纠正道:“宝贝,你要是明天早点起床,就可以早去早玩,行不行?”儿子保持着一个“飞行姿势”答到“好!飞向宇宙,浩瀚无垠!”

  03

虽然我为“入园排队”的问题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可是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要多早起床出发,开车过去又要多久?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先确定到达时间:周四的9点开园->8:30进场->(根据网上攻略)提前30~45分钟最合适->7:45~8:00到达迪士尼门口->出发时间待定( ? )。

何时出发才能在8点前赶到?

幸好,各大地图网站提供的“路线”,可以根据预测的拥堵情况来规划。在网页中输入了出发地和目的地,我再选定了出发时间(周四的7点),网页上立刻就有多个行程规划呈现眼前,供我选择。

  

ok!7:00出发!

“爸爸,‘尼莫’脏了,给他洗个澡吧!”儿子再一次出现在我身边,话没说完,便拉着我走向浴室。浴室里的地上放了一个脸盆,脸盆里放着“尼莫”、“多利”、“小古”,但在我看来它们一点都不脏。

“好吧,你是不是想让他们在盆里游个泳?”

“是,你要陪我看着它们!”儿子说道。

这前前后后在网上查了近一个半小时,原本我还想再查一查迪士尼儿童套餐的情况,看来是没有机会了。既然关键问题已经解决,其它的问题就等明天“随机应变”吧……

如果有一个“出行管家”的产品该多好!

要制定一个出行计划,看来并不轻松。为了顺利出行,“我”需要“气象预报”、“乐园排队情况预测”、“交通路线规划和拥堵预测”三类外部数据的预测服务。若想多陪儿子玩一会儿我可能需要一个“出行管家”的复合型应用:

(1)横跨多个应用领域的预测(交通、气象、园区客流管理),以及统筹的规划。

(2)分时段的数据需求:实时数据的呈现、历史数据的查询、未来数据的预测。

好产品需要底层信息技术的支持

在现实中,相比这样一个小小的出行计划,很多物联网应用的实现更为复杂、涉及面更为广泛。

针对复合型应用(一个应用由有多个应用组合而成)的需求,没有谁(企业、组织或单一系统)能独立地将相关信息和资源全部提供出来。所以在整个物联网行业中,需要有这样一个系统,一个信息汇集、整合资源的系统。它可以收集其它各类系统、设备、传感器、以及互联网的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汇聚、存储,以及标准化、功能化的计算,最后统一地对外提供。

用互联网的语言来描述,它就是“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的网站)。而在物联网的领域里,我们称为“平台”-“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平台,是为了解决“建设运营成本”和“复合型应用”之间的矛盾。

企业通过物联网挖掘信息价值,会提高产品或应用的成本。一方面是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开发时长、团队建设、运营管理),另一方面是固定成本(资产)的增加。

物联网应用开发,是对技术储备的考验。比较互联网,物联网产品的信息系统从开发到运营,涉及面更为广阔。从传感器和通信模组的集成,到网络接入、安全防护,再到云计算/云存储的部署、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团队所面对的是一整套“信息技术矩阵”。如果要像互联网领域一样,找一个“全栈”工程师从“零”起步开发,肯定是不可能的。

企业获取、保存、使用数字资产,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固定成本。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矩阵”的构建,需要一系列的固定资产投入:传感器、芯片模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安全设备等等。每一个想进入物理网领域的企业,都不得不面对为自己的产品支付一笔庞大的费用,当然还要算上运营这套信息系统所需持续承担的成本。

对他们而言(特别是中小企业),将信息技术嵌入行业产品,首先带来的并不是功能的丰富和竞争优势的提升,而是成本的大幅增加。

与成本相矛盾的是:用户的需求更偏向个性化、小众化,为此物联网的覆盖面需要大而全、精而准。一方面,用户需要更广泛的信息汇聚,另一方面用户又需要这些信息更贴近自己。

就像迪士尼的出行计划,“我”需要多类行业预测(天气、交通、园区信息),其中天气预报要定位到迪士尼附近。交通规划原本涉及从家至迪士尼的交通干线,而如果心情好,我可能会选择改坐地铁,那么交通信息需要变更为“轨道交通的拥堵预测”。

可见,要满足这种高级别应用(“出行管家”)的需求,物联网的压力不小:

连接的数量庞大且类别广泛,连接管理的压力也相应增加;

复杂的应用场景,需要灵活、便捷地提供各类的分散信息,满足“随心所欲”的要求;

由于应用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性,使得某些类别信息的使用频率不高,且每次的数据量很小。许多类型的信息可能存在“ARPU值(企业的每用户平均收入)偏低”的情况。

物理网平台从多个层面支持复合型应用的开发和运营

物理网平台,就是针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应用多态的需求,将物联网数据汇聚、管理、计算并向外提供,如同互联网门户一样,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信息资源整合的服务。

(1)开发层面:

物联网平台提供的API接口、自动化配置等功能,使得开发者不用关心物联网下层的技术实现,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编织”。

(2)运营层面:

在数据资产的管理(包括终端、连接、设备、存储、安全管理等)上,提供技术工具和经验,帮助用户运营管理数据资产,减少运营的固定(人员、设备等)投入。

(3)业务层面:

物联网以服务的形式(工具租赁、信息单售、资源共享)承载应用。对各行业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个性而小众的信息可以随意提取和变换调整,且信息按次付费,没有包月套餐,也不用会员金卡,甚至是系统的自建自营。这些从物联网平台获取的信息,价格低廉且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以成为产品创新的关键成份。

  结束

对于物联网应用和产品,需要先做数据采集,而后联网(网络接入)、再进行数据存储和运算,信息通过层层处理而获得商业价值。对于企业或组织,信息获得、管理以及变现(输出)的成本并不低,而这部分资产又会成为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本(“数字资产”运营到一定程度,会对产业起到结构化提升的作用,从而升级为“数字资本”)。

物联网平台的作用就是提供网络化数据服务:通过整合物联网领域各方面的资源,汇聚海量数据(感知信息、连接通道、运算能力),提供丰富的信息处理工具。企业可以自助式地利用平台的数字化能力,根据应用的需求对数据进行计算和传送,降低了进驻物联网领域的门槛,及业务运营的成本。

物联网平台,使得由一个小团队开发并运营一个轻资产而又高智能的物联网应用(“出行管家”),成为可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