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记忆 | 最可爱的人 ——记“情暖童心”大学生志愿者

  说起华电学子,有太多值得铭记的瞬间,值得骄傲的故事,值得回味的事件……创行团队荣获创行世界杯全球总冠军,“绿色E家”获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胡蝶捧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奖杯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诸如此类。

  但同时,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闪光耀眼的名字,却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他们没有慷慨的豪言壮语,却履行着帮助留守儿童发展的承诺;他们没有太过辉煌的成绩,却坚守着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就是“情暖童心”大学生志愿者,是我们心中的榜样,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也是华电最可爱的群体。四年来,3000余名志愿者,怀着对孩子们、对社会的爱与责任,为顺平县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送知识、送文化;在“情暖童心”的旅程中,他们的行走从未间断,他们的步伐永远铿锵,一路风雨无阻,一路心向远方。四年来,“情暖童心”已成为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公益活动品牌;所有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会记得它,所有被帮助过的孩子们会记得它,甚至以后,被帮助过的孩子在帮助他人时,还会讲述它、传承它。

幕一:梦起华电,向着希望的远方

  “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公平成长的权利。当城市里的孩子做着自己的科学梦并不断实践时,农村的孩子值得也应该拥有这样的梦想。”这是“七彩假期,科技领航”项目小队的负责人,在2016年“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公开路演上讲述的一段话,志愿者们用亲手设计的“科技包”,用航模、智能车等生动活泼的小课程,引导孩子们看向与他们平时所见不一样的世界。其实他们何止是只拥有拥抱“科学梦”的权利呢?教育、情感、关爱、陪伴……每个孩子都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

孩子们划过满载梦想的纸飞机

  四年前,自学校启动“情暖童心”行动的时候开始,这里就渐渐聚集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如火的岁月里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用最真挚的感情点燃孩子们的眸光;他们将热情与梦想打包青春行囊,风雨无阻,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某一站的守望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情暖童心”志愿者。从响应学校号召参加“情暖童心”,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寻求加入,“情暖童心”志愿者队伍如滚雪球般愈加壮大,若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他们必将凝聚成炽热的太阳。

  201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学校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爱心企业携手,决定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省顺平县启动“情暖童心”公益行动,帮助当地78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从那时起,我们的“情暖童心”志愿者们就踏上了征途。刚刚决定实施的“情暖童心”行动,显然面临很多问题:“那儿的留守儿童情况怎么样?他们需要哪些帮助?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没有先例参考,所有的疑惑都需要志愿者们的前期调查来解决。

  于是,“情暖童心”志愿者们开始了历时半年的摸排调研,取得了详实的数据资料,分类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档案。他们走访了顺平全县28所中小学,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了顺平县留守、贫困、残疾儿童的总体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以及委托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等,并将其汇总成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库,分别在校团委、顺平县教育局以及当地中小学建立了学生档案;他们与留守儿童的同学、老师、监护人面对面沟通,口述记录、实地家访、田野调查,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性格等特点,为后期的帮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他们加班加点,对调研信息总结,为留守儿童进行了细致分类,以便日后的活动策划及课程安排。此外,为了信息动态管理和更新、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变化发展,志愿者们还有效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开发了“情暖童心”专题网站和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留守儿童与家长、教师、志愿者的在线互动交流。

幕二:筑梦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信息统计好了,联系搭建起来了,行动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那么,今后的四年,他们就该开始探索之旅、关爱之旅了。“来到华电,能够成为一名‘情暖童心’志愿者,至少证明我的大学四年没有白白流逝”,这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志愿者说的话,也是所有立志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同学的心声。不论他人的目光中是鼓励还是质疑,不论前面的旅程是坦途还是坎坷,一届又一届的志愿者们,怀着爱与梦想,用青春与热血丈量脚下的道路,用恬淡充满回忆的语调为所有人讲述他们的“情暖童心”故事。

  场一:“大学生校官”

  在“情暖童心”实施过程中,不能不提“大学生校官”的付出与贡献。“校官”说来不大,是选出的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到顺平县乡镇中小学挂职担任“校长助理”;可“校官”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他们是学校与任职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之间联系的桥梁。自2013年11月起,“校官们”作为沟通华北电力大学与帮扶学校的纽带,就相当于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的小队长,他们凝聚全队的关爱和力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情暖童心”添砖加瓦。

大学生校官聘任

  王章,就是首批大学生校官中最年轻的一员,当时负责对接顺平县实验小学。我们非常有幸能在她毕业之前采访到她,亲耳聆听属于他们的故事。采访中,当谈起参加“情暖童心”的原因,她说,“作为一名城市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留守儿童一直了解很少,能成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中的一份子,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成长。她告诉我们,被聘为“校官”后,作为同批校官中年纪最小的成员,她也曾忐忑过、不安过,从落实基础性工作到进行全方位统筹的身份转变给她带来了压力,“作为普通志愿者,我只需要完成分配下来的任务。而成为校官后,要统筹全局,应对各种临时突发性情况,包括志愿服务途中的安全问题、行程安排的协调、志愿者心理的变化等日常生活问题。但是,看着孩子们稚嫩的面庞以及志愿者们信赖的眼神,她很快地适应过来,迅速进入角色。

  为了担任好校官一职,王章做了很多工作。在志愿活动开展前带着几名志愿者实地考察,与当地的老师和村民们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在点滴生活中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倾向,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先能沟通了,才有长期去帮助他们的希望。”在具体帮扶活动中,除了捐钱、捐物外,她还和志愿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励志报告会、法律援助、学习经验交流以及素质拓展等活动,更加贴近留守儿童的内心。在阶段性的帮扶工作结束后,她格外重视效果的反馈,定期组织志愿者与其“一对一”帮扶对象耐心交流,收集意见。现在,这一切都成为在华电最珍贵的记忆的时候,回顾这个公益项目的点点滴滴,她说:“这个项目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有时候想想,真的非常怀念在没有枕头仅有一条床单的硬板床上睡过的那些日子。现在只要一提到有关留守儿童的话题,我都会多看几眼、多聊几句。今后不论什么人做这个项目,我都希望它越来越好。”

  采访结束后,当我们总结王章的“校官”之路,得到的是这样一句话:“用最真实的热情叩开沟通的大门,在专业知识的学科背景下用爱心和耐心打造志愿服务的长久支撑,请务必记住,只有你付出了真情,才可能赢得孩子们的真心相待。”

  场二:“七彩课堂”

演示智能车

航模讲解

  “七彩课堂”,作为“情暖童心”的一大亮点,是每次暑期社会实践中的必备环节,也是顺平县留守儿童们盼望的最为缤纷多彩的课程,它是远离父母、留在家乡的孩子们心心念念“能和哥哥姐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2016年暑假,志愿者们分别走进顺平县神南中学、大悲中学、实验中学、导务小学、田家台小学、中粮希望小学开展了以“七彩假期,筑梦成长”为主题的关爱成长活动,志愿者们穿越山丘和原野,一路颠簸,奔赴那被大山拥抱却又被禁锢的地方,奔向那群让人牵挂的“小精灵”。

  荆润秋,就是本次“情暖童心”志愿者中的一员,这个七月,她随实践团来到了腰山镇田家台小学。在回学校前她坐在小学的教室里,回忆起这些天的点点滴滴,写下了自己的“情暖童心”记忆。“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群有着如夏花般绚烂生命力的孩子们。”她说,“他们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精灵,诠释着生命的辉煌与灿烂,越和他们相处,我就感觉越爱他们。”

  7月16日,荆润秋所在的队伍从学校出发来到田家台小学。第一次下乡,第一次脱下自己学生的身份,第一次成为别人的老师,大家都是显而易见的紧张。她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全力以赴。”当他们到达时,没有想象中的断壁残垣与死气沉沉,有的只是干净整洁的教室、开朗热情的校长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没有想象中的隔膜,意外顺利的志愿之旅,让她产生了一种老友重逢的错觉感,那么激动却又那么自然。

  她告诉大家,“这次志愿之旅,我们不仅是带给孩子们许多第一次经历的老师,还是孩子们的学生,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和一双双纯真的眸子,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相处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是航模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展示华电日新园的航拍视频时,坐着的孩子都惊呼着站了起来,紧盯着屏幕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当时我真的没想到孩子们的反应会那么大,他们使我第一次意识到我们平时生活的世界和他们比起来是多么美丽。”她万分感慨,“比起整天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像荆润秋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与孩子们相见、相识、相处、相知,成为朋友,互相进步,在分别时将彼此铭记。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很深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这么一点点关爱不太可能对他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太大帮助,但我们能带去的科学的知识、有效的学习方法、新鲜的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一定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孩子们教会了我们很多,只希望我们的到来能让他们的未来多出某种选择,便足够欢欣鼓舞了,不是吗?

幕三:圆梦之旅,每次暂时的结束都为着更好的起航

  作为学校一方的输出群体,“情暖童心”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志愿活动结束后,都会写下自己的经历和体会,盼着让更多的同学加入这里,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可他们的行动。一位社会工作专业的志愿者赵茹萱写在日志中的话代表了许多志愿者的心声:“上大学之初我很迷茫,因为学的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所以一直不乐于学习,也不爱参加社团工作。那次去顺平当志愿者,在面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时,发现靠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足解开他们的心结。这些孩子的生活条件与居住在繁华城市的我们形成了的巨大的反差,我想要帮助他们。我开始发现自己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哪怕做个山村教师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也好。这激发了我加倍珍惜大学时光,更加努力勤奋学习,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后来我参加了团委组织部,开始参与社团工作,认识了很多有志向有思想的大学生,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对人生开始有了规划,我找到了大学的方向。”

  尤其是每次行动后,收到孩子们的回信时,我们的志愿者更是回忆如潮涌,感慨总万千;为着孩子们的进步感到心里比蜜甜,又为着他们的不易,思绪早就飞向了远方。有一位叫胡美华的小姑娘,是顺平县史家沟村一名15岁的女中学生。因家中贫困,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缺少关爱和陪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渐渐愈发厌恶学习。她在给志愿者们的回信中写道:“有一天,学校里来了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世界。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课桌、新的电脑、各种书籍。这些书和哥哥姐姐们的鼓励对我产生了激励。我每日的学习时间比以前多了,渐渐地不那么畏惧学习。在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和哥哥姐姐以及同学的小组交流和分享,甚至参与到了班委选举活动中,得到大家的掌声。哥哥姐姐,我想你们了,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读好书,以后也做一个像哥哥姐姐一样帮助他人的人。”

  在帮助孩子们的时候,用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在活动回来后,继续努力学习推广以期让“情暖童心”永不落幕;在毕业离校后,将这份记忆珍藏的同时,讲述给身边的朋友听——这就是华电的“情暖童心”志愿者,让我们为之骄傲的最可爱的人!

  从顺平县神南中学校长杨立志的话,也能看出我们志愿者们的努力。他这样讲到:“非常感谢和欢迎华北电力大学志愿者们的到来,看到你们与孩子们相处融洽,我感到很欣慰。你们是这些孩子们的榜样,通过你们的努力,很多孩子都有了鲜明的变化。我从孩子们与老师的交流中发现,有的孩子开始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深情关爱,懂得感恩,坚定知恩图报之心,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一天,能积极回报社会,积极传递爱心。”

  “情暖童心”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我们所期望的是,通过“情暖童心”,把华电的精神、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爱,届届相传;我们所希望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让更多孩子拥有公平成长的机会,能让更多孩子更好地成长成才;我们所盼望的是,能看到有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加入“情暖童心”的队伍里。在新的岁月里,华电人将更加勇敢地挑起肩上的担子,踩实每一个脚印,切实履行好一所高水平大学应尽的社会职责,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电力之光照亮更多留守儿童前行的路——当然,不论前行到多远的地方,都不能忘了最初的力量。

  华北电力大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