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永远是老大,民办校优势凸显,区重点打回原形,这是2017海淀中考成绩排名里的大事件

  2017年中考结束,最新的海淀区中考文化课总分平均分的排名出炉,前10名的变化值得大家深思,不多废话,我们先看数据:

  

  一、有句话说:“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众说周知,2017年北京中考命题被社会广泛讨论了足足一个月,各种中考的变化让孩子苦不堪言,创新的、陌生的题型,甚至连题目数量都变化了,最让孩子们不适应的是,竟然跟一模二模基本完全不一样

  

  好的,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考什么类型的题,考多少道题,考什么知识点都告诉你了,并且肯定不变了,并且模拟考试就基本是那个意思的话,那么这种选拔性考试的结果注定是“应试教育”,长此以往的规律,一定会让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都为了成绩选择往死刷题,这不是大家的过错,毕竟没有人愿意跟成绩过不去,但长期以往一定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所以改革期的教育,存在着阵痛,今年的北京中考就是,虽然孩子们感觉题目变化简直是太大了,但其实从业内看,从老师的角度,只是灵活了,还不能称之为“颠覆”,但尽管如此,最后的成绩还是说了真话

  对比2016年的中考成绩,你会发现一直以来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成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步,应试得越严重,退步的情况可能越厉害,而在这些学校里,人大附中本部今年的成绩可谓可圈可点。

  

  (1)人本有650个左右孩子参加中考,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基本上95%以上的学校文化课平均分都比去年降低了,这个很好理解,只要有20%的孩子每个人多扣了5分,那么平均分就降低了1分。但是人本的平均分,竟然对比去年还要高了那么一点点,据家长反馈,今年人本文化课平均分接近506,算上40分体育是非常可怕的平均分,你难以想象这是600多个孩子的平均分!

  (2)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人本因为人数众多,一直在应试化的中考不占优势,平均分一直在海淀区第五名左右徘徊,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就拿海淀外国语来举例,参加中考人数少,招生的时候有出国的非京籍的最后都不中考了,100多个孩子老师非常上心的管理,一个个抓也抓得过来,最后平均分高并不难。但是600多个学生的人本,你难以想象这是要多么高的执行力才能抓出来的成绩,面对2017变化的中考,成绩竟然不降反而提升!

  

  (3)今年中考对孩子的要求根本不是“会做题”,而是“学明白”,这是今年中考对于后面的家长和孩子的最大的警示意义,人大附中的教育模式本身就不是中考应试导向,之前还有家长“吐槽”说人本活动多,给孩子压力没有别的学校大,不容易出成绩,徒有虚名,这次的成绩才真正让大家明白,教育不能只看着刷题,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需要重视得到成绩的方式!

  (4)平均分跟点招的关系没有那么大。很多家长会觉得,成绩好的学校都是选拔了孩子,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少量的选拔很难决定平均分,尤其是当你有600多个孩子的时候,一半以上都没有进行成绩选拔,从调查到的真实情况,人本的普通班的孩子根本不是个个聪明绝顶,这个成绩也是老师和孩子拼出来的,所以选拔只能决定尖端,想决定平均分往前,势必靠学校,靠班主任,也靠每一个孩子的觉悟,氛围决定了结果。据家长反馈,今年人本全部学生中接近80%都可以去高中示范校(区重点级别以上),这在这个体量的初中校中,堪称奇迹了。

  二、是什么缔造了人大附中的高平均分?

  采访了多位家长和孩子,总结了人大附中这一届主要做的事情:

  

  1、初一重在培养习惯和意识,严肃对于基础基本功的态度,决不追求“偏难怪”,不违背教育的根本逻辑。

  这方面太有感触了,自己班级的很多孩子所在的区重点或者某些重点班等,乱调进度,盲目快讲,基本功不落实,光喊重要但是不给孩子方法资源,作业繁多但要么没意义,要么千篇一律。很难给孩子更好的习惯,地基不牢,后面难发力。人大附中不给孩子盲目的压力,但只要是给到孩子的资源,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学生反馈,他们不同学科不同班级的作业都是分层的,每个孩子做起来都可以上手,只要你想学,就有资源!

  2、初二重在落实,最大程度的减少两极分化,在青春期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减少学习的外部阻力。

  这方面说着容易做着难,大部分孩子到了初二是最难管理的,一方面青春期,一方面绝大部分家长帮不上忙,反而跟孩子都是斗争期,都是倒忙。初二时间也尴尬,往后的升学压力还没有具体化,孩子彼此也都更熟络,心智情感都在飞速发育,踏实下来学习的孩子不占多数,学校唯有细致的负责才能出成绩。

  

  3、初三重在责任,决不能放弃一个孩子,“抓两头促中间”,老师都很讲付出和奉献。

  面对600多个孩子,这跟小学校劝退几个就能提高平均分相比,想“作弊”都没可能,学校要真出成绩,一定要做好后面孩子的工作,其实对于北京的中考,很多孩子根本不是不能学好,而是没有信心,也不知道怎么学,有负责任的老师带着,都会有进步。当然,人大附中的尖子生一直也都是杀手锏,看看人本的喜报便知。

  

  570分以上占海淀区31.5%;565分以上占海淀区24.0%;560分以上占海淀区19.8%。而参加中考的学生占海淀区中考学生总数的4.71%。

  但大家可能都发现了,近几年中考状元不是人大附中本部的了,可能你应该用状元还是平均分去评价一个学校呢?虽然平均分也不足够合理,真正合理的是加工能力,但是人大附中在600多个孩子中考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成绩,加工能力也不可能差的。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三、民办校突飞猛进了?区重点都跑哪儿去了?

  记得2015年中考文化课平均分排名是这样的:

  (1)首师大附中

  (2)清华附中

  (3)北大附中

  (4)人分

  (5)101中学

  (6)人大附中

  2016年的前十名就是这样的:

  

(排名信息来自于网络)

  2017年就是开篇展示的部分,我们仔细看看这些进步和退步的学校,都会得到如下规律:

  1、全面大派位时代,能够择生的民办校一定是稳定进步的,平均分必然存在很大优势,每个孩子的差异控制住,在未来的教学和培养中会容易很多,老师也可以把更多精力聚焦到一个层次的孩子。而民办校中,类似师达、建华这样比较有特色的学校的成绩,基本上都可以与市重点匹敌。海外的初中成绩非常好,但在教学特色上略微逊色了一点,不过学校老师抓得是真严格,也真的很负责,也是一个选择。当然成绩这里只展示了前十名,十名以外民办校依然也是有优势的,比如理工附中的成绩一般都不如理工附中分校(民办)。

  

  2、2016年,交大附中和北航附中的成绩还在前十名,今年已经没影了,区重点在家长眼里一般都代表着老牌重点,但在教育经历重大改革的时代,老牌不算好使,更不算万金油,很多所谓老牌在全面大派位的时代,要么放弃了后面的孩子只抓前面,要么依然延承多年的应试经验,不作调整,2017的中考自然发挥很差,但这才是真实的水平。套路题出的成绩,根本不是孩子的真本事。题目一变,一碰就碎。

  3、部分优质普校的平均分很难看,但它们的实验班成绩甚至不差于市重点,受制于大派位,很多普校你看他平均分根本没法看,毕竟最后30%的孩子的成绩问题,已经不是学校可以决定的了。所以,冷静的观察,理性的判断学校好坏,还是很关键的。

  

  小编之前说过,就算是市重点,普通班依然很难混,区重点更是,但是今年人大附中就狠狠的打了小石头脸,啪啪响啊,600多个孩子这样的中考成绩,真的是小编意料之外的了。

  而家长最需要明白的不是玩命挤进人大附才是孩子的出路,毕竟人大附也就能招那么几个孩子,家长最需要明白的是学校是怎么得到这个成绩的。

  初一抓基础,初二求稳定,初三不放弃,这是合理的规律,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是在耽误孩子,找一个踏踏实实的学校,跟着学校踏踏实实的学习,这是人大附中给教育界最宝贵的经验吧。

  佩服佩服,值得每个学校和每个老师学习。

  北京中考的录取规则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分分清!在这样的录取规则下,每一分都很重要。中考体育一共有40分,越来越受考生和家长的重,但部分考生和家长可能对于体育考试项目、缓考、成绩怎么计算等问题还不大清楚,为此北京中考在线特别整理家长常问到的9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1

  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由哪些部分组成?

  体育考试总成绩为40分,由体育现场考试30分(耐力、力量和技能各单项成绩满分为10分,三个项目成绩之和)和过程性考核成绩10分两部分构成。

  现场考试和过程性考核均保留原始成绩,不单独进行“四舍五入”的处理。考试结束后,两者相加,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处理,作为学生本年度体育考试的最终成绩。

  2

  体育现场考试什么时候进行?有哪些项目?

  体育现场考试必须在学生毕业当年的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区选定。同一区的考生必须在统一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考试,每名考生的全部项目必须在一个单元内(半天内)连续完成。

  2018年男生和女生体育现场考试项目均为3项。男生:1. 1000米,必考项目。2. 引体向上或原地正面掷实心球(简称“实心球”),考生从2个项目中选择一个。3.足球运球绕标志物(简称“足球”)、排球垫球(简称“排球”)、篮球运球绕标志物(简称“篮球”),考生从3个项目中选择一个。女生:1. 800米,必考项目。2. 一分钟仰卧起坐(简称“仰卧起坐”)或实心球,考生从2个项目中选择一个。3. 足球、排球、篮球,考生从3个项目中选择一个。

  学校和任课教师要提前指导学生做好考试项目的选择。体育考试报名结束后,考试项目不能更改。

  3

  什么情况可以申请免考?成绩如何评定?

  考生持相关证明,填写《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现场考试免考申请表》,经家长签署意见、学校初审盖章、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确认后,由学校报区体育考试考务办公室审定。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第一类: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应当凭市残联颁发的残疾证书,办理相关手续,现场考试应当以满分30分记录;过程性考核的记分办法按照《北京市初中体育过程性考核方案》中的规定,根据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10分(满分)至6分(60%)的分数评定。

  第二类:在初中阶段因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而长期免修体育课的考生,不能参加考试,其最终成绩按照总分(40分)的60%(24分)记分。

  第三类:因临时伤病不能参加现场体育考试的考生,其最终成绩由两部分合计组成:一是现场考试成绩满分(30分)的60%即(18分)记分,二是过程性考核成绩(与正常考生的计分办法相同)。

  4

  特殊情况是否可以申请体育缓考?

  不能在规定时间参加现场体育考试者,可以申请缓考。缓考的考生必须在进入考场前办理手续;考生进入考场后,不得申请缓考。不同类别考生的缓考手续办理要求如下:

  第一,女生特殊生理期。填写《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现场考试缓考申请表》,缓考考生、学校医务人员和学校负责人均须签字,经区体育考试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同意。

  第二,考生临时伤病。办理程序同上,但必须出具区级及以上医疗部门的诊断证明。

  5

  什么是体育过程性考核成绩?

  过程性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成绩,主要考核体育课的出勤率;另一部分是平时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主要考核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两部分的考核成绩相加除以2,即为学生该学期的考核成绩。

  6

  残疾学生体育过程性考核成绩如何评定?

  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免考考生,应当凭市残联颁发的残疾证书办理免考体育的相关手续,现场考试应当以满分30分记录;过程性考核的记分办法按照《北京市初中体育过程性考核方案》中的规定,根据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过程性考核10分(满分)至6分(60%)的分数评定。

  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免考学生,应当凭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残疾证书办理相关手续(需存入学生档案),过程性考核成绩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1)属重度(一级)残疾和中度(二级)残疾的学生,不要求参加体育锻炼,过程性考核直接记满分10分。

  (2)轻度(三级)残疾者,学校不对其体育课成绩进行具体考核,但有义务根据这类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锻炼时间和内容(并详细记录)。该类学生应保证参加每周3学时的体育锻炼,对每学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累计达到50学时者,过程性考核成绩记满分10分;对每学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累计达到或超过30学时而不足50学时者,过程性考核成绩记8分;每学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累计达到或超过10学时而不足30学时者,过程性考核成绩记7分。未按要求参加体育锻炼或参加时间累计不足10学时者,过程性考核按总分的60%(6分)记录。

  (3)其他无残疾证书而办理免考免修体育的学生均按因病免考免修体育的规定处理。

  7

  因伤病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过程性考核,成绩如何评定?

  (1)短期伤病学生(不超过1学期),出勤率考核与正常学生相同。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申请免考不超过2项者,免考项目均按60分记录,并作为考核成绩参加学期终评;申请免考超过2项者,该学期体育课学业水平考试一律按及格等级记分。

  (2)整个学期处于伤病状态,可以参加体育课见习,但不能参加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的学生,出勤率考核与正常学生相同,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按照该学期的及格标准记分。若学生在初中学段出现上述情况的次数超过应考核学期数的一半,则该生在初中学段的过程性考核成绩最高不得超过7分。

  (3)整个学期处于伤病状态,既不能参加体育课见习,又不能参加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的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按该学期过程性考核总成绩的60%记录。若学生在初中学段出现上述情况的次数超过应考核学期数的一半,则该生在初中学段的过程性考核成绩最高不得超过6分。

  伤病情况属于第2、3项的学生,应在开学后两周之内向学校出具家长签字的书面申请和医院诊断证明,并经学校医务部门和体育教学部门同意。否则该学期过程性考核成绩记0分。

  8

  外省市就读回京报考考生体育成绩如何评定?

  北京市户籍,初中阶段在外埠就读需回京报考的学生,其体育考试最终成绩的核定办法为:参加区统一组织的体育现场考试,考生体育现场考试得分×4/3,为该考生的体育考试总分。

  9

  往届生体育过程性考核成绩如何评定?

  往届生过程性考核成绩为毕业当年的过程性考核成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