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裁判控制不力,让比赛变味了

  

  3月5日,中超联赛首轮的比赛在今晚继续进行。央视体育频道对广州恒大与北京国安的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央视解说贺炜和嘉宾徐阳对本场比赛进行了点评。在全场的点评中,两人多次用“水温”“故事”来形容比赛,尤其是13黄2红的局面更使得比赛彻底变味。

  开场以后,恒大和国安便在中场展开了鏖战,对于这一点,贺炜点评道,这两支球队的中场配置都非常的不俗。双方激烈的对抗,显得火药味十足,引发了徐阳的感慨,他认为这是中超联赛本轮对抗最为激烈的比赛,在中场都是全力对抗。

  

  第17分钟,赵和靖对陈泽鹏犯规,国安被判罚任意球。黄博文主罚的任意球助攻保利尼奥破门,恒大1-0取得领先。对于这个进球,贺炜点评道:黄博文的这个任意球球速很快,落点非常的平,正好落在后卫和门将之间,双方的分工很难界定,从而造成了进球。但是从慢镜头回放来看,这个进球有越位的嫌疑。

  对于黄博文,两人也是赞赏有加。徐阳点评道:“黄博文16岁就已经踢中超了。而现在各家俱乐部连上个U23的球员都显得非常的困难,这也说明各家俱乐部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不够。”贺炜则说:“根源还是在于我们的足球人才太少了。”

  

  在新一届的巴西国家队名单中,国安的奥古斯托、鲁能的吉尔和恒大的保利尼奥均入选。贺炜认为这是中超联赛得到认可的一件幸事。贺炜说:“以前的时候,巴西媒体认为怎么能选在中超踢球的球员?如今,没有人会质疑了。”

  在第23分钟,奥古斯托依靠个人能力突破,随即射门皮球打在了横梁之上。对于奥古斯托,两人都表示他的个人能力是非常有爆发力的。而奥古斯托在第38分钟,在过掉郑智以后,张琳芃将其绊倒,主裁判黑晓虎判罚了点球,伊尔马兹低射将比分扳成1-1平。从慢镜头回放可以看到,张琳芃的铲球并不是导致奥古斯托跌倒的主因,但主裁判还是判罚了点球。

  徐阳点评道:“比赛就是这样,你看之前恒大的进球有越位的嫌疑,现在恒大被判罚点球被扳平,所以球员更应该专注于比赛,不要被看似不太公平的判罚所干扰。”而贺炜在半场结束点评时认为,张琳芃作为一名国脚,在那么重要的一个位置做那样的动作是极为不聪明的,需要好好进行思考。

  

  在半场结束时,贺炜和徐阳都认为黑晓虎的判罚尺度有些太紧,给牌的频率太高了,本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控制比赛,结果频频出牌非但没有控制住比赛,反而使得双方球员的情绪愈发激动,使得比赛的“水温”持续上升。

  下半场第10分钟,奥古斯托就在底线附近为国安赢得了一次破门的绝佳良机。他左晃右晃以后,就在大家以为球出不来时,他把球传到了中路,张稀哲一碰,皮球擦着远门柱而出。

  贺炜点评说:“奥古斯托很高大,但是脚下频率很快。”徐阳说:“其实巴西球员就是这样,能做出一些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当你觉得他不可能时,反而是他们的机会。”

  

  第66分钟,场上再生变数,赵和靖飞铲郜林被主裁判直接出示红牌罚下。对于这张红牌,贺炜和徐阳认为赵和靖太不冷静了。贺炜表示,这个动作飞铲恶意,肯定还会有后续的追加处罚。徐阳点评道:“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从之前伊尔马兹被放倒,再到何塞场边和第四官员交涉,再到赵和靖这个飞铲,都是‘水温’上升造成的。”

  第71分钟,恒大在右路获得机会,高拉特在射门前被晋鹏翔拉了一把。从慢镜头回放来看,贺炜认为如果主裁判看到晋鹏翔这个动作肯定是要被判罚点球了。仅仅过了2分钟后,郜林又在禁区内被晋鹏翔铲倒。双方的球员情绪非常激动,郜林在与裁判的交涉中也是吃到了黄牌。徐阳说:“这场比赛已经失控,故事变得有点多了,不是比赛本身,而是球员的情绪,尤其是主教练参与以后,大家的注意力不是在球本身了。”

  在80分钟,郑智因为绊倒了伊尔马兹,主裁判出示了第二张黄牌被罚下场,双方又回到了人数均等的局面。徐阳认为这场比赛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主裁判的判罚是一门艺术,裁判本应该用牌控制球员的情绪,结果连续的出牌导致比赛变得异常不连贯,在赵和靖被罚下场以后,比赛已经变味了。”

  

  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再次发生了戏剧性的一面。恒大又是右路进攻,高拉特头球顶在了立柱上,随后保利尼奥在混战中用脚尖一捅将比分改写为2-1。在保利尼奥进球以后,场边的斯科拉里也是真臂高呼,助理教练也是冲到了场内。对于这一点,徐阳认为足球不可能没有血性,这场比赛的故事太多了。作为拿过世界冠军的斯科拉里都不能释怀,比赛的“水温”还在上升。

  本场比赛最终出示了13张黄牌和2张红牌,贺炜在比赛结束后点评道:“所有人都不想以这种的局面结束,双方的球员在比赛中表现的非常激动,但是中立的法官如何控制节奏,让比赛在轨道运行,裁判员需要考虑。”

  徐阳认为裁判需要总结,球队也需要总结,上半场是一场高质量的比赛,而如何让这样的高质量的比赛在下半场继续不变味,球队和教练员需要在赛后总结,要求球员不被情绪所控制,这亦是提升我们中超联赛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