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乐视高管离职创业之路!张特和他的长路体育掘金大众赛事

  张特,2005年北大金融硕士毕业,做过互联网投资,在平安证券干过投行,曾于2015年在乐视如日中天时抽身而退开始创业,现在他是长路体育创始人兼CEO。张特预测,“未来中国大众赛事市场的体量是1000亿人民币,这个数既是大众参与赛事的消费额度,也是体育赞助赛事的额度。”长路体育核心定位是大众体育服务平台,张特的目标就是吃掉这其中10%的份额。

  

  他的隐退

  乐视巅峰时期选择创业

  2015年10月,在乐视如日中天之际,身为集团副总裁兼董秘的张特选择辞职,这在业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尽管现在回头看,那是一个明智之举,但张特的行为在当时让外界感觉不可思议。对于在乐视巅峰时抽身而退,张特回忆说,当时的举动其实更在于自己的想法,就是准备要创业了,既然想离开,就要在高峰期。

  张特2005年北大金融硕士毕业以后,跟随中国最早一代的互联网人——张树新,在其创建的联合运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做互联网投资的相关工作。1年半之后,跳槽至平安证券改做投行,以保荐人的角色参与到企业上市中去。在平安证券,他一干就是5年,乐视网是其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地方,在由最初的乐视网证券部总监升至集团副总裁兼董秘的过程中,他见证了乐视网的上市以及市值的飞飙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乐视体育以公司方式独立运营,由张特最先在内部提出,后续乐视体育的迅猛发展或许与当年坚持资本化密不可分。

  就信报记者对张特的了解而言,他做事稳重、注重细节,与贾跃亭“蒙眼狂奔”的做事风格截然不同,这也应该是促使张特下决心离开的原因。对此,张特也坦言,他虽然对乐视的未来非常看好,但自己时常感觉力所不逮,一些目标确实是难以企及。

  不过,在巨大光环环绕之下,张特能毅然决然地抽身退出,仅此勇气也是一般人难以拥有的。

  他的定位

  长路体育服务大众赛事

  自己创业艰辛必多。张特坦言,困难是创业者难以避开的坎儿,一定会经历。但实话实说,长路体育两年来的走势比较平稳。张特透露,诀窍就是“小步试错”。一旦遇到坑,就迅疾撤回来,不让团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张特说,这个办法能避免创业者摔大跟头。

  长路体育核心定位是大众体育服务平台,致力于用互联网的方式改变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张特认为,赛事是一切的核心。长路体育围绕赛事所启动的商业模式,是“A2B2C”的互联网商业模型。其中A就是广告主(冠名方、赞助方),B方是赛事主办方,C方是赛事的参与方。长路体育要做的就是打通这个闭环。让广告主找到适合的参赛者和赛事,让赛事主办方找到合适的赞助,让参与者找到适合的赛事。

  长路体育的线上平台门槛很低。张特解释说,就是希望接纳更多的群体赛事,而为之服务的线上平台可据此掌握大数据。目前长路体育与多个省份正在洽谈,希望接下该省的所有大小赛事。目标之一就是收集大数据。

  如果长路体育拥有一个省的群体活动大数据,那么就可以更精准地为赞助商提供传播服务。如果能在更多的省份做到这些,无论是赛事的主办方还是赞助商都会很自然地进入长路体育的线上平台,根据其量化分析,进行自行链接大众、主办方和赞助商的服务。

  长路体育目前正准备进行B轮融资,金额是5000万人民币,用途是业务研发、品牌营销和推广。张特介绍说,长路体育目前还投资了8个项目,其中三个已经形成了盈利模式。

  他的梦想

  一个百亿市值体育集团

  张特认为大众赛事一方面聚合了大众的资源,有社会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竞技是人的内在需求,它是符合人性的。“就像人满足了最低层次的生存需求之后就会有精神需求,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最终也需要竞技也满足心理需求。”

  长路体育瞄准的大众赛事除了传统的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跑步等项目之外,更注重一些尚未进行充分商业开发的领域,比如广场舞、武术、搏击、电竞,甚至是踢毽子和跳绳等休闲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今年6月,长路体育已经实现单月收入100万元人民币,预计全年将超过千万。张特预测,“未来中国大众赛事市场的体量是1000亿人民币,这个数既是大众参与赛事的消费额度,也是体育赞助赛事的额度,我们长路体育希望在未来五年内,占有这其中10%的份额。”换句话说,张特的梦想是成就100亿市值体育集团。

  可以说,长路体育确实怀抱着巨大的梦想在奋斗,百亿级公司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已然意味着是终点。不过,体育行业的长周期、重线下等特点也印证了长路体育名字的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特与他的长路体育,未来面临还将更多。

  他的预测

  三大赛事助推产业井喷

  体育产业,有着国务院文件的扶持,又扎根于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消费升级趋势,在过去的两年间却经历了从“看起来很热”到如今萧瑟寒冬的戏剧性转折。其中的冷暖,只有身处产业之中才能感受它的温度。

  2015年时,张特曾说当时的体育产业就像一个烧开的热锅,但锅盖是盖着的,里面的人感觉很热,外面的人可能就冷静处之。到了2016年的11月,他说体育产业的拓新已经进入“无人区”。

  张特以2014年底的“46号文件”为时间节点,将在此之前的体育产业定义为禁区:一切由国家管控,产业处于体制的压制之下;“46号文件”发布之后,体育产业进入了自由区:体育产业真正地活泛起来,资本和巨头都在抢占资源;而现在的体育产业则是无人区:并不是说没有人,而是机会越来越少,产业一片荒芜。张特说:“在无人区里需要学会创新和突破,寻找潜在的机会,甚至自己创造机会。”

  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未来的前景,张特认为,未来5年中国体育产业将会出现井喷,这其中有2018年世界杯、2020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三大事件的助推,“可以说这里蕴藏有很大的机会。”

  张特认为,未来几年中国体育产业将更为市场化,也将与国际更为接轨,群众体育的消费升级也会有很大的起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