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联赛应有职业精神

  《大学》里有一句话,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这句话本来说的是儒家自我反省,不断要求进步的精神。现在用来形容中国足协的政策,也很合适。本赛季联赛还剩10轮,足协再次发布新政,要求各俱乐部跟上脚步,继续前进。

  说发布新政,不太合适。足协昨日发布的是一份关于征求《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外籍球员注册报名人数规定》意见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足协拟规定赛季首次报名和中期补报后,中超俱乐部每队报名外援人数最多4人,中甲俱乐部最多3人。而且,一场比赛中,中超每队累计登场的外援最多3人次,中甲最多2人次。

  可以看出,中超、中甲的注册外援人数在新赛季可能被核减。这对任何一支球队都有影响,对亚冠球队、中超升班马的影响无疑更大。假设某俱乐部与外援签订了长约,这下或许要为“新政”做出调整了。

  在足协的书面通知中,最让人关心的其实是最后一句话。足协表示,如果俱乐部有相关意见的话,可以在2017年8月18日之前书面反馈到中国足协。

  反馈真的有效吗?据了解,这次俱乐部反对的声音不小,但他们对反对的结果并不乐观。按照以往的经验,每次足协向俱乐部下发意见通知后,最终都变成了实打实的规定和政策。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决定性的现象。既然是决定性的现象,那么就一定会发生。

  比如,年初在足代会前下发的U23新政,就是一份通知,根本不容在场的各家俱乐部辩驳。后面发布的“引援工资帽”,则直接下了行政命令。

  职业联赛首先应有职业精神,否则就只能沦为伪职业联赛。所以,与其关心这份新政草案里写了什么,不如关心作为联赛主体的俱乐部,能在这里面有多大的话语权?

  稍显悲观的是,就在今年年初,足协喊出的要成立职业联盟的声音言犹在耳。可时至今日,这个提法依然石沉大海。

  新京报体育评论员 房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