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曾灶财的纸本69.5X70公分的墨宝以港币$175,000成交,超越原本估价的8万至15万。这件事把曾经风靡一时的「九龙皇帝」再次推到公众视野,也提醒着我们:原来「九龙皇帝」已经「驾崩」十年了!
「我一出世已经是九龙皇帝!」这是香港「傻佬」曾灶财的惊人之语。
曾灶财拍卖墨宝(图片来自https://www.hk01.com)
曾灶财出生于广东肇庆,如果他一直待在肇庆,估计也不会有后来的「街头艺术家」了。16岁那年的他定居香港,投靠舅舅,后与年幼的15岁妻子育有4子4女,当中3名子女夭折去世,生活算不上太顺遂。后来由于在建筑工地及垃圾站工作时被压伤腿部,自此以后他就多了一条腿——拐杖。
图片来自https://www.hk01.com
曾灶财之所以自称「皇帝」,是回老家省亲整理祖先遗物时,发现九龙城在被割让给英国之前,曾御赐给他祖先为食邑(封地)。得知这个消息的曾灶财异常不满:香港这个地方是我太公的,九龙城土地也是我太公的!
对于曾灶财来说,日子可以过得糊里糊涂,但是自己如此「显赫」的贵族身份不能含糊!于是,曾灶财开始了他的宣誓主权之路,通过街头涂鸦四处秉状,不挑时间,不挑地点,用毛笔和墨汁,涂鸦出了自己的「土地主权」。当时的港九各区经常能在电灯柱、电灯箱、墙壁发现他密密麻麻的「御笔亲题」。
图片来自Google虚拟博物馆图片
一开始,这些随处可见的「惊世之作」是遭人嫌弃的,曾灶财也成为让警察和市民头痛的人物之一。有的市民不满他破坏公共物品而报警,多次控告曾灶财;他的涂鸦与当时的潮流格格不入,被认为是影响市容,也经常与市政人员及警察发生争执,屡次被带走、监控,警方也多以警诫或者罚款了结。
图片来自Google虚拟博物馆图片
妻子因为忍受不了他的肮脏怪异,带着孩子离开了他,曾灶财就一直一个人度日,依靠申领综援金生活,生活有些凄苦。
1980年代初,曾灶财的故事引起了影视剧人的注意,电视剧《流氓皇帝》以曾灶财的故事为蓝本,讲述郑少秋饰演的主角「朱锦春」在离开满洲国后,流亡香港。此剧后来被翻拍,于2017年播出。
图片来自Google虚拟博物馆图片
直到90年代初,曾灶财的「御笔亲题」得到了一位艺评人的赏识,在艺术中心为他办展览、为他出书结集,把他的街头涂鸦捧入大雅之堂。「九龙皇帝」开始转运了,一些文化艺术和设计界人士追捧他为「民间艺术家」。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的名曲《命运是你家》就是以曾灶财为原型创作,黄家驹作曲,黄贯中填词。
图片来自https://www.hk01.com
转而到了1990年代,香港一位著名服装设计师采用了他的涂鸦来设计时装,却因为版权问题引发了一场社会争议,事后这位设计师撤回了他的作品;到了2001年,一个清洁用品发现了商机,邀请曾灶财拍摄广告,视频创意元素包含有他的街头涂鸦在内,但生产商却只付给他很少的报酬;到了2003年,曾灶财作品最风光的时候来了,他的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展出,是当时能够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香港第一人。
图片来自https://www.hk01.com
《威尼斯双年展》是个什么地位呢?《威尼斯双年展》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人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简单来说,就跟中国人的传统春节是一个地位的。
图片来自https://www.hk01.com
图片来自Google虚拟博物馆图片
回到「九龙皇帝」这个人,有人说他疯癫痴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却也会聪明地在记者采访时索要「小费」,记者通常会买几个鸡尾包或菠萝包作为「贡品」,偶尔送上一盒叉烧饭。但有趣的是,在2004年,曾灶财的作品被拿到苏富比拍卖,最后被一位康姓太太以5.5万港元投得,事后记者采访曾灶财的时候,他反问记者:「康太太是康熙的后人吗?」令人哭笑不得。
图片来自https://www.hk01.com
2005年,世界潮流时事杂志《COLORS》第65期,以他「御笔亲题」作品照片作为该期的封面。由此,曾灶财这位有些疯癫的老人家,真正成为香港家喻户晓的街头艺术家,却依然是只能依靠申领综援金的小人物,年老时在安老院度过。临终前,家人常来探望,体验了一把难得的家庭温暖,也算是享了一把老来福。
(图片来自http://slowstation.lofter.com)
就在2007年7月15日,这位创作了近半世纪的著名的「九龙皇帝」因心脏病而「驾崩」,享年八十六岁。
现如今,「九龙皇帝」的作品现存作品主要在尖沙咀天星码头和观塘道(近坪石邨)的一支电灯柱。
天星码头现存墨宝(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曾灶财的涂鸦,采用毛笔和墨汁,不同于西方涂鸦的强硬,增添了东方的神韵和趣味。「九龙皇帝」的「诏书」字体看起来天真稚拙,文字大小不一,运笔也不循序顺序章法,经常打破行文的规格,个别文字会突然跨越多行,兀自跳出画面,即兴的一挥而就,让他的作品里总是保持一种完满和谐的状态。
图片来自Google虚拟博物馆图片
作为一个开创者,曾灶财对于当时香港的传统艺术界,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得益于他的「疯癫」,无论外界对于他是指责还是赞美,他都漠不关心,他是平和的、无所谓的,甚至是超然的,在这场艺术争论的漩涡中,无异于又做了一个标新立异者。
天才和疯子往往只差一步,也许这就是实证吧。
(点击下列文字可直接查看)
大埔
中环
红磡|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