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校园霸凌”,家长怎么做

  最近,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肢体、心理或言语方面的“校园霸凌”事件,引起极大社会关注。虽然“校园霸凌”事件属于个别案例,但如果孩子在外被人欺负或骚扰,家长该如何保护孩子?又该如何告诉孩子提高保护自己的意识?南开中学副校长贺海龙介绍,遭遇此类情况,家长首先要冷静,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做出不同的应对。

  孩子反常要重视

  如果家长在孩子身上发现伤疤、指甲印或孩子的衣服有破损、污渍,一定要问清楚原因。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近一段时间变得不爱说话、不爱交谈、不爱吃饭、情绪低落、成绩突然下滑,甚至出现抵触去学校、逃课等情况时,也要格外关注。

  教会孩子勇敢说“不”

  未成年的孩子在和其他未成年的孩子交往过程中发生矛盾和冲突,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在引导孩子独立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家长也要掌握一个度,要教孩子对自己不喜欢甚至排斥的事情大胆拒绝,勇敢说“不”,不能让孩子一味忍让、躲闪。每天放学回家,家长要主动向孩子了解事态进展,比如:“问题化解开了吗?”“两个人和好了吗?”然后根据孩子的表述做下一步打算。

  事态严重要向校方反映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间发生的矛盾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争执的问题,而是出现了明显的欺负甚至侮辱的情况,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比较大的困扰时,要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或校方,在校方的协助下,与对方孩子的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及时制止这种行为。

  发现“霸凌”可寻求法律帮助

  最近屡见报端的、给学生身心带来巨大伤害的“校园霸凌”事件,其实在校园中属于极端案例。万一不幸遇到此类情况,家长不要犹豫,要第一时间找校方、找对方孩子的家长,必要时还要寻求法律帮助,来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贺海龙提醒,家长对孩子反映的问题要从细节入手,冷静判断,不能忽视、麻木,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之间能有什么事呢”。但也不要过于敏感,否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记者 胡智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