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五】:心理障碍

  从这章开始,就要进入比较黑暗的部分。前面的心理学都是一些很正常的对人类认知状态的科学过程,但接下来,我会系统的讲一下我们可能会面临的心理障碍。

  一个事实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大约有4.5亿人患有心理障碍,因为抑郁症,恐惧症等,很多成年人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是除了艾滋病和癌症以外,能够造成对人类群体最大的伤害源之一。

  而对于心理障碍的了解与救治,我国一直非常缺乏相关的系统和经验,一方面是精神病院本身并不具备区分人是否真正的患有心理障碍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心理学圈子鱼龙混杂,各种神棍和民科打着心理学的牌照招摇撞骗。

  而人们对自己乃至身边人心理状态的忽视,对于承认自己心理状态本能的厌恶,强制性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这些原因更是让人们不能正视自己,更别提去缓解与救治。

  前段时间,我国年轻摄影师,艺术家任航由于严重的抑郁症跳楼自尽了,他的微博写到:“每年许的愿望都一样,早点死”。

  而他在《我的抑郁症》中描述抑郁症的感觉: “我坐在露台的摇椅上,感觉自己随时都能飞起来,我的屁股下面像是有一根巨大的弹簧,要把我从摇椅上弹出去。”而他还写道:“其实我写诗或者拍片子的时候都挺开心的,主要是生活,我生活起来才会觉得黑暗和困难……而且只要可能,谁想要黑暗啊,谁不想好好活着啊。”

  而有很多人被抑郁症折磨而不自知,他们将责任推卸给过去,给环境,给父母,或者将原因归咎给自己,从而有了自残或者自尽的倾向。而父母却不了解,只会通过责骂,嘲讽甚至殴打,或者对其视而不见,假装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

  更甚者,病急乱投医,将其送到某处治疗中心接受电击治疗。但实际上这种脑电击疗法只适用于重度抑郁症【对正常的药物和认知治疗没有反应的重度患者】,如果对一般的患者使用则会加重病情,是违反人道主义的折磨。

  

  希望各位将心理障碍看成感冒一样,只是得病,需要治疗,如果放任感冒就可能得重度肺炎有致死的风险,而放任精神障碍也是一样的后果。

  那就开始今天的正题。

  今天听海顿《d小调第四号组曲:萨拉班德舞曲》,图片来自电影《梦旅人》。

  1,

  精神科医生一般从三个典型症状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幻觉,妄想和极端的情感障碍。

  【幻觉】:一种不真实的情感体验,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者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妄想】: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有人一直在监视着我,或者我是某国大统领。

  【情感障碍】:极端情绪和情感的高度失调,比如特别的依赖他人,或者敏感而容易暴怒或者崩溃。

  一般来说,患者拥有这些心理障碍症状【主要症状】,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其所占据,而且有严重的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非常糟糕,通过这几个维度,可以判断其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医学角度上,心理障碍是一种疾病,像普通的身体疾病一样具有客观原因,是可以被诊断以及治愈的。建立在其上的,是精神病院,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类用药这一体系。

  在心理学角度上,心理障碍是生物,行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建立在其上的是心理学家体系,希望通过领悟疗法和行为疗法来治愈患者。

  在心理学模型上,心理障碍有多方的成因:遗传,脑损伤,感染,毒素,神经递质,大脑回路,压力等,但具体什么因素导致什么样的障碍,实际上现在临床心理学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说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知道】。

  

  2,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心理障碍?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标准?这里有几个简单的问题可以自问自答一下:

  【一】你会不会有一段时间心情沮丧,而且不知道为什么?

  【二】你是否晚上应该早点睡觉,但是却玩电脑停不下来?

  【三】你是否曾经以为自己看到或者听到不存在的事物?

  【四】你是否突然暴怒,做出一些会后悔的举动?

  【五】你是否有一些不寻常,并且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想法?

  【六】你的言语是否曾经让人感觉害怕或者恐惧?

  这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有些情况下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造成影响。但有些情况就会超过正常的限度时,就要保持警惕了。欧美国家在心理诊断上,用的是DSM-IV诊断表,其通过对于多轴系统的设计问答来诊断病情:

  I轴是对其的主要诊断;II轴是其长期问题,分析其发展障碍;III轴是相关的医学问题,比如惊恐或者中风;IV轴是社会心理和环境问题,比如失业或者离异;V轴是大体评定量表,从100分【完全没有症状】到1分【大脑受损,对他人造成危险】。

  通过量表,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精神做一个体检,知道自己是否有患病的可能性。

  

  3,

  最主要的几种心理障碍是什么呢?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心境障碍:也就是我们情绪的欺负超过了控制,个体的情绪一直和情境不相称。其主要症状有【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

  【重度抑郁症】:如果感觉负面情绪,比如沮丧,悲伤,难过等经常会不自觉的出现,而且持续数月或者数年之久,而且身心出现严重失调,那就有重度抑郁症的可能。按照梅伯格的抑郁症原型:其本身由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大脑中的心境调节回路,外部应激源,以及生物脆弱性。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感觉自己人生毫无价值,没有食欲,没有社交欲望,与家人朋友隔绝,失眠,无精打采;而因为抑郁则对待外界产生了消极行为;但人们往往不理解这种行为,产生了社会排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消极事件:比如责骂或者回避;而导致患者的低自尊和消极的解释,更深的加重了抑郁

  【双相障碍】患者有剧烈的情绪波动,情绪激动的躁狂期和消极的抑郁期交替出现,成为双相障碍的两极。

  双相障碍的患者时而情绪高涨,充满活力,但却经常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比如消费的时候把卡刷爆,或者在没有保护时和陌生人发生性行为。当躁狂消退的时候,他们必须应对不负责任的躁狂所带来的后果。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抑郁状态,和抑郁症一样,没有精力无法起床。

  而双向障碍有很明显的遗传性,在美国有约2.6%的成年人患有此病【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米国人有这个病。。】

  

  4,

  除了心境障碍以外,还有经常见到的就是焦虑障碍。这个更常见,大概30%的人会达到焦虑障碍的症状,但一般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广泛性焦虑障碍】:也就是成年累月没有原因的焦虑。症状有头晕,头疼,冒冷汗等。根据统计数据:美国女性的患者一般是男性的两倍。

  【惊恐障碍】:在平静的时候突然之间无缘无故的惊恐感袭来,心脏狂跳,身体颤抖,头晕,双手开始出汗,这就是惊恐发作。一般来说这种身体反应坑是在压力很大的时期习得的。

  【广场恐惧症】:有些人害怕拥挤的公共场所,开放空间等,这种恐惧会让患者恐惧外界,离不开自己家,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特殊恐惧症】:比如社交恐惧症,动物恐惧症,灰尘恐惧症,疾病恐惧症,数字恐惧症,工作恐惧症等。

  【强迫障碍】:强迫障碍的特点就是持续进行没有必要的想法和仪式性的行为。尽管患者会尽力控制,但依然会反复持续出现。想法上比如说:我锁没锁门,行为上,比如洁癖者会不断洗手。

  

  5,

  接下来是【躯体形式障碍】,也就是在没有病理性的情况下,身体症状发生虚弱或疼痛,或者对身体的抱怨以及过度怀疑。俗称“癔症”。

  【转换性障碍】:弗洛伊德认为这是焦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转换为身体的症状。但目前则公认是由于压力而引起的反应。比如《福尔摩斯》中华生的瘸腿就是转换性障碍。

  【疑病症】:也就是担心自己生病,每一点疼痛和瘙痒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疾病,而他们会不断的跑医院找医生诊断,但当医生没有诊断出任何病理性病症时则发飙,当然这种人也最容易被各种医疗骗局坑。

  【分离性障碍】则是针对人格而言的。人格的某些部分脱离了自我感知而存在着。比如《化身博士》就借助了这个病症来进行设定。

  【分离性失忆症】:记忆丧失通常是选择性的,要么失去的是对特定个人事件的记忆,也就是一部分情景记忆,一般来说,病因会是中风,酒精性遗忘,大脑损伤或者血糖问题。

  【分离性漫游症】:一般来说患者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家庭,而无目的的出门游荡,当然有些患者竟然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仿佛不在意过去一样。病因也和脑损伤相关。

  【人格解体障碍】:也就是会产生灵魂出窍的感觉,自己成为自己身体的外部观察者。一般来源于幻觉或者中风期间大脑发生的自然病变。

  【分离性身份障碍】:如果患者在童年经历过虐待或者性侵,则大脑会形成一种防御机制,使得自我分离出一个新的人格,而且这个人格往往不同于原本的自我:如果原本很软弱,则新人格比较强硬。

  

  6,

  还没有讲完,接下来会讲【发展障碍】和【人格障碍】。实话说,这么多只是目前能够发现的精神疾病,虽然我们大部分时候会和症状有所相近,但一般来说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就比如偶尔咳嗽一下不代表你感冒了一样。

  还是说要看程度,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某些表现的非常反常,那我还是建议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耽误了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