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年薪百万,可能只差这一点

  

  你能不能想通

  和能不能解决是两码事

  而后者

  才会决定你的人生质量

你离年薪百万,可能只差这一点

  家里装修,周末去挑家具,被一家店的店员拉住,推销了好几款沙发,都不尽如人意,就在我决定要走的时候,那位店员又拉住我,准确的叫出了我的名字,说,你要是喜欢,我现在就给老板打电话看看能不能打折。

  她眉目间的欣喜和热情像是逢得了多年不见的老友,而我却因想不起与她的交集,尴尬的要命。她看懂了我的表情,非常体贴的递上台阶,说,我是跟你同年入职的小白呀,你忘了,我们还一起追过校车。

  对啊,她是小白。

  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住在学校,公司离学校很远,每天都得赶第一趟校车,有天早上磨蹭了两分钟,老远就看到校车正在发动缓缓前行,正准备撒脚狂奔,就看到有个姑娘一阵风似的从我身边跑过去,一边跑着还不忘大喊:师傅,等一下,后面还有人。

  我跟着她气喘吁吁的终于在校车上站定,相视一笑,觉得彼此十分面熟,一问之下,原来我们应聘到了同一家公司的不同部门,只隔着一个茶水间。

  我们天天一同上下班,逐渐熟络起来,她聪明能干,三个月不到,就收获了部门上下的一致好评,可就在还剩下半个月就可以转正的时候,她却忽然提出了离职的申请。

  部门经理自然是舍不得,百般挽留无果,知道我们交往甚密,甚至还跑来找我劝她留下,我们在楼上的餐厅喝奶茶聊天,我问她,你离开之后想好要去哪儿了吗?

  哪儿也不去,她有点神秘的冲我笑笑,他跟我求婚了,我答应了,等结婚之后,就在家享福备孕,相夫教子呗。

  我知道小白口中的他,是她交往了一年多的男朋友,据说家里挺有钱,在本地有商铺和房子。

  你干的这么好,马上就可以转正了,就这么去做全职太太,岂不可惜?我问。

  可是干的再好,就凭这点工资也买不起房啊,她有些自嘲的一笑,说,还不是得挤早高峰,还不是得加班拼命,还不是得看人脸色。

  大道理我都懂,可我再也不想挤六点十分的公交车了。

  这是我记得她讲过的最后一句话。

  她辞职之后,五年来也一直没有工作,直到去年,她老公在股市上跌了大跟头,手头的积蓄赔的一干二净,连房产和车子也被抵押给了债主,她只好把三岁的女儿拜托给父母,自己也出来上班补贴家用。

  可由于跟社会脱轨太久,无论是能力还是观念都与职场格格不入,投出去的简历时常石沉大海,即便侥幸到了面试,也总是收到人力“很遗憾”的通知。

  我也是大学本科的毕业生,却只能跑到建材城来做应聘促销员,底薪低的可怜,每卖出一件家具,就能提成20%。

  可是事已至此,还能怎么样呢。过一天算一天吧。

  她说。

  我在她店里待了一整个下午,还是决定买下了那台并不是很心仪的沙发,她带我去付款,千恩万谢,而我也终于意识到开始我并没有认出她的原因,她比在学校的时候胖了一倍还不止,脸上的谄媚和皱纹取代了年少的清高与青春,才27岁,就已经有了许多白发。

  她不是不懂“女儿当自强”,也不是不懂得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铁律,无非是一念之差败给了安逸,从停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只能放任自己一步步沦落下去。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听过很多大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你想通了某一个道理就对你青睐有加。你能不能想通,和能不能解决是两码事,而后者,才会决定你的人生质量。

  曾经有位读者来找我咨询,说自己学历不高,家境一般,在在上海打工,每天都工作的很吃力,可一个月三千多块的工资,只能勉强温饱,看不清出路,也不知道如何破解。

  他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跟我也算半个同行,在聊天中他说,由于自己英语很差,对办公软件又一窍不通,只能被分到最边缘的部门做仓库管理,每天手动整理数百条单据,又忙还容易出错。

  我给他的建议,是先学好办公软件开始,每天再抽空学学英语,抱着送佛送到西的念头,我还将自己私藏的一套excel教程发给了他,他千恩万谢的收了,说,我明天一定早起开始学习。

  第三天我问他,他说今天卸货太累了,改天一定学。

  第七天我问他,他说这会儿朋友约吃饭,待会儿一定学。

  我再也没有问过他,却也知道那个被他存在电脑上的压缩包,也能再也不会有被打开的机会。

  他不过是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说着待会儿,一待会就是不知哪会,说着改天,一改天就是遥遥无期。

  让人与人差距不断拉大的,不仅仅是智商和认知,也不仅仅是起点的位置,更重要的那个能力,叫做执行。

  我们有太多理由“不做”----

  时间紧,事情多,不确定,不喜欢,没想好。

  那些成功的人有什么不同?

  他们只不过把我们用来想通的时间,都用来做事了而已。

  生活并不需要那么多大道理,不过是在一场未知的试探里,看谁先走出了第一步,并且能克服重重的艰难与诱惑坚持下去。

  是为心学始祖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

Goodnight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