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的爱国主义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这两天,你有没有被《战狼2》刷屏?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它展现了惊人的战绩。

  上映4小时破亿,3天6亿,4天10亿,6天15亿,截止发稿时间累计取得18亿的票房成绩。上周末更是夺得全球首周票房冠军。在国际市场疯狂圈粉,马来西亚、新加坡、悉尼、墨尔本都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战狼2》是一部现代军事动作片:为战友家人出头而被开除军籍的前战狼中队特种兵冷锋(吴京),因寻找女友失踪的真相远走非洲,在随船出行时,他孤胆擒海盗,在战火爆发时,他主动请缨孤身为中国侨工开展18小时的生死营救。

  好莱坞式的大场面、大制作、重工业无疑让《战狼2》有了不同以往功夫片的热血燃情。这部拍摄历时10个月的影片共有4077个镜头,而一般电影通常是1000多个镜头。充足的镜头让画面格外精彩上天入地下海,军舰坦克飞机,呈现军事战斗的硬实力,更为”中国制造“正名。

  

  而主角冷锋则被视作中国版的超级英雄”,从电影开场时一镜到底的水下肉搏,到街头领着难民们生死逃亡、贫民窟单臂挂车的极速飞车、无人机突袭时的绝地反击,坦克漂移时的大作战、国仇家恨的近身格斗,都带来满满的视觉看点。而让他在枪林弹雨、战火狼烟中穿越火线的动因则来自于“脱下军装,职责还在”的信念,这个不同于以往英雄形象的中国大兵,恰恰展现了中国军人傲骨铮铮的铁汉柔情。

  

  福柯曾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当我们试图分析《战狼2》高票房的原因时,不妨想想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虎嗅网8月1日的文章标题就点的很清楚《国家不强,哪有战狼》,当人们在电影院里发出“原来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这么强了”的感慨时,电影就已经取得了成功。

  来看片中呈现的“中国元素”:中国茅台酒在非洲受到欢迎;以陈博士为代表的中国人对非洲进行攻破拉曼拉病毒的医疗援助;除去大boss,军政府和反叛军都再三强调“不能得罪中国人”,“we are Chinese”和中国国旗成了护身符;即便是危机关头的逃亡避难,中国人对非洲兄弟都实行无差别对待;功夫高强的中国大兵冷锋更展现了中国版的速度与激情…让人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萌生大国自信。

  

  “海军陆战队是世界上最好的战队,他们为什么不来救你”

  “你们这些民族就是懦弱胆小,就该一辈子被欺压”

  “这他妈是以前”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战狼2》上映期间恰逢阅兵,朱日和沙场点兵的“红旗烈烈,铁流滚滚“再度将人们的军旅情节、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大国情怀一并激发。《战狼2》将承载着民族自豪感的“功夫”与“中国军人”结合,将“商业元素”与“爱国主旋律”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电影中的战火连天,境外救援不由让人们再度想起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8月1日的《人民日报》公众号称赞道“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是一种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

  

  吴京在拍摄电影时更是真拳实脚,猛下苦工,电影中2秒的跳水镜头,他跳了20多次;水底肉搏的6分钟,剧组拍了半个月,这在替身抠图成为常态的演艺圈成为一股难得的清流。而他选演员时“只用对的,不用贵的”表述更收获了网友们的支持和赞许。

  电影的大制作,爱国情怀的传递,演员们认真努力…或许是这些因素让人们对电影报以极大赞美,各大公众号更是集体点赞,然而这部电影真的那么完美吗?就连以”只说真话“而著称的前”毒舌电影“公众号也对影片的缺点一笔带过,认为这种探讨是”自讨没趣“。相对猫眼电影吓死人的9.7分,知著君认为豆瓣给出的7.5分还算理性。有意思的是,豆瓣短评点赞数最高的却是一些1星,2星的评论。

  

  这其实是一部优点和缺点同样清晰的电影。

  作为一个练过跆拳道,喜欢LOL,父亲是军人,但对动作片情感态度一般的女性,小编姑且以为这场123分钟的电影,六场根本停不下来的打斗虽然动作很漂亮,但强度有些大,窃以为电影在节奏把握上应张弛有度,高密度的格斗同样会消弱电影高潮的气氛。

  

  水下打一波,街上和商店打一波,医院里面打一波,街道追击打一波,工厂里无人机来了打一波,坏人来了打一波,坦克来了打一波,最后国仇家恨和大反派赤手空拳再打一波……

  而【知微事件】的人群画像,我们也似乎可以得出男性比女性更喜欢这部电影的结论。

  

  如果说上面的分歧来源于对类型片电影的口味偏差,那么豆瓣网友们批评最多的“个人英雄主义”、“尴尬”、“意淫”则是对剧情逻辑不满的表达。我们姑且忘记枪支实际的远程射击范围,也不讨论弹簧网能否反弹炮弹,不去想这些格斗中的物理常识,我们只来看看人物和故事本身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知微数据)

  作为一名退役特种兵,他理所当然的可以一个人打一群海盗,一个人打反政府武装军,一个人打雇佣军团,三个人就可以正面迎战坦克团…这样层层递进的挑战,让人物的形象格外光辉,也分外热血,喜欢的可以称他为“中国版超级英雄”,但唤他为“现代版抗战神剧”也似乎没什么不可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是主角,所以拉曼拉病毒可以一夜治愈 ,只是这样的剧情设计是否落了俗套?

  

  作为大反派的雇佣兵大概是最莫名其妙的一波了,一言不和杀了政府首领,一言不和毙了反政府武装军老大,不知道小女孩就是疫苗,却又死心塌地的瞄上了中国人,各种机枪、坦克扫射?这无缘无故的爱与恨难道不是为了制造矛盾而矛盾?

  其实,以上这些人们大多可以接受,毕竟这是一部“打戏为主,情怀次之,剧情第三”的类型片。我们理解这部片子想要以冷锋这样的“超级英雄”来关照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以个人的强大来反映国家的强大,向人们承诺国家是最坚强的后盾。然而,剧情逻辑上的漏洞却让战狼脱离了组织,成了孤胆英雄。

  

  以下这些来源于纯粹的剧情讨论:

  营救华侨时,指挥官明知不可能成功,为何却只委派一人孤军作战,假如没有吴京主动请缨,是否就没有海上最后的“最美逆行”?“只等你十八个小时”,其实更像是你试试吧,成了就成了,不成也没办法。

  解救陈博士计划的结果是全医院被屠杀,是否告诉我们,要努力工作,成为行业精英,危险来临时,国家会率先保护你;如果天资愚笨,就要努力搞好关系,危险来临时,你的亲友中或许会有个人肯来救你。

  电影的最后,获取雇佣军屠杀国人证据的海军司令官饱含热泪的一句“开炮”,让人热血沸腾,然而却留下了一个大问号。似乎拍视频取证就能得到救助,为何医院里不拍,工厂的几次火拼不拍,一定要等主角光芒全部爆发后,等到再也战不动,等到伤亡惨重的最后,才向国家求助?救援的直升机被击落时为何没有应急反应?这样脱离组织的个人英雄主义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也与“国家是你强大的后援”产生了矛盾。

  

  超高的票房其实说明我们需要冷锋这样的中国大兵,他刚毅果敢、行动力强、有责任有担当,我们或许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中国军人的影子,能够看到我们的强军梦,大国梦。我们宣扬战狼精神,但不要忘记狼是群居动物,战狼不需要孤狼。

  ·

  

  @豆瓣网友SELVEN所说,那些令人激动的孤胆英雄隐忍而伟大,但其所代表的往往只是“个人”,在西方影视剧中,超级英雄的出现通常意味着政府的缺失和无能,要靠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战狼2》延续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却将情怀压在了“国家”上,这其实是一种改良和进步。只是电影中还没能处理好国家与英雄、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不免让人们的爱国情怀打了折扣。我们看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时,既认可杨子荣作为第一男主的重要作用,也认可是党带领我们走向胜利,原因即在于其他的革命战士同样形象丰满,我们看到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联。

  

  从目前的票房和口碑来看,谁也无法抹去《战狼2》的地位,今天的探讨只是期望接下来的《战狼3》可以更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刚刚 畅言云评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