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部戏,你可能就看不到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了!

  

  “还是在美国的时候,我听说英国有一个舞台剧叫《战马》很火,我和太太为此飞到伦敦,台上进行到一多半,我知道这将是我下一部电影。”

——斯皮尔伯格

  2010年秋天,斯皮尔伯格多年的合作伙伴、制作人凯西·肯尼迪推荐他去看这部英国舞台剧。

  

  7个月后,电影《战马》开机,2011年12月25日电影《战马》在美国上映,尽管多项提名后无缘奥斯卡,但与此相映照的是《战马》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赞誉。

  原因在于:它从孩子和动物的视角去反思战争。

  

  舞台剧《战马》

  与电影相比,舞台剧的《战马》才是“名利双收”的赢家。作为英国国宝级的舞台剧,《战马》相继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进行了不同语言版本的主场演出,获得了包括具有戏剧界“奥斯卡”之称的“托尼奖”最佳话剧、最佳导演、最佳话剧布景、最佳话剧灯光、最佳话剧音响、特别奖全部在内的六项大奖。

  

  

  

  尽管如此,舞台剧《战马》无论从制作还是传播看都更像“手工制作”的原始生产方式。在斯皮尔伯格看到它的时候,《战马》已经在英国西区的剧场舞台上奔跑了3年,几乎每天都在演出而且持续满座。观众中有英国本土的观众,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Joey(战马的名字)专程打“飞的”来的。

  这部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1982年同名小说的舞台剧《战马》,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和他心爱的马儿“Joey”不得不分离,但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又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又重新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它是一个关于“友谊、勇敢、坚韧、信念”的故事,是讲述人马奇缘、闪耀人性光辉的温情之作。

  

  一匹

  木偶马何以吸引英国乃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前往?一匹由铝、藤条、皮革制成的马偶支撑一出140 分钟的舞台剧?作为主角它如何表达情感?它的魔力真的有那么大吗……围绕《战马》展开的种种话题和疑问在国内观众中渐渐发酵,直到2015年9月,这些疑问终于揭开面纱,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的中文版《战马》历时4年创作,终于与中国观众见面。

  毫无意外的,《战马》成为一时之热,朋友圈的“口口相传”、媒体圈的台前幕后报道、评论界的多角度分析研究、商业圈的市场讨论,连曾看过英文原版的观众也忍不住加以赞叹。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战马”相继奔腾到了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等多个城市,截止目前共演出203场,观众20多万人,赢得极佳观众口碑和票房成绩,被誉为现象级舞台剧作品。

  现象之外更值得关注和深思的一个问题是,通过《战马》我们终于开始尝试成熟的戏剧产业流程,这其中包括:创作制作体系、营销体系、资本运作体系。而这一点是此前同样以国际版权合作的形式引进的《猫》《妈妈咪呀》等所欠缺的。

  

  马偶

  表演部分的18位演员(3人一组共6组)是从超过1500人中挑选出来的,马偶导演刘晓邑是中方制作人李东首先挑中的马偶演员,尽管已经有《凭什么我爱你》《夜店》《猴王——创东海》等多部舞台剧作品,但是马偶的工作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挑战。晓邑透露,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让马活起来。为此,马偶组一行十几个演员在马场生活了一个半月,喂马、给马洗澡、铲马粪,马夫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帷幕已经拉开,坚枪利炮之中,主角Joey在濒临死亡的同伴旁不再嘶吼、扒地,只是轻微地喷着气、耳朵背过去倒下”。看过《战马》的人几乎“无一幸免”的被台上的几匹马圈粉了,这也是这个戏得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巡演超过200场的最有力的保证。在《战马》迎来2017年暑期演出前夕,我们一起来听听中方导演刘丹、马偶导演刘晓邑从创作、排练到巡演期间的一些故事和经验。。

  

  

  

  

  

  中文版《战马》是“进化版”

  英国团队更爱“走弯路”

  

  问:《战马》是中国对英国戏剧艺术很全面的借鉴,这么说准确吗?

  刘丹:《战马》再次回到北京,大家都很兴奋,就像回到了出生地。这是对我们这一阶段工作的一种回馈和总结。我们从创排的时候就说过,这个版本将是“进化版”。这个“进化”是说,我们会在保证它原有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更多适合中国的工作方法。

  我们对英国方面的戏剧体系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长时间的学习,比如他们整理出了工作手册、技术手册,来告知我们如何操控马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每个曾做过这项工作的人的感受。他们的这些总结,是比较理性的把一些工作方法呈现出来的。

  

  刘丹介绍《战马》

  问:英国的戏剧体系完善,技术又先进,可以介绍一下他们的工作方法吗?

  刘丹:通过《战马》我发现他们的创作意识其实是很传统的,比如说灯光的运用,现在(舞台剧灯光)用电脑灯来实现(一些复杂的舞台效果)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但他们更愿意“走弯路”,追求原始的戏剧效果,包括色温和整体呈现的感觉,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的《战马》整台演出里用到电脑的地方并不多。

  他们觉得现代技术有时候会折损戏剧本身的想象,会影响故事本身所要传达给观众的那种共鸣感,就好像一幅画,他们更喜欢画笔在画布上表现出来的那种质感,而不是用电脑画出来的画,这一点给我们的感触是很深的。

  

  

  《战马》的最大的意义

  开始有意识用理性技术保障感性创作

  

  问:这次和英国进行的交流学习,对于中国舞台剧的最大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刘丹:我们开始有意识用技术来保证艺术创作。英国的创作手册里面记录了每一个部门的创作记录,并且它是一套工作方法。这套工作方法保证了各个部门有效的合作,最好的一点是它更好的保护了所有人的创作情感和创作热情。

  问:我们会有一部作品获得“托尼奖”这样的国际顶尖大奖吗?

  刘丹:首先我个人认为不能片面的用一个奖项来定义一个剧成功与否。艺术创作者的初衷都是让更多人喜欢自己的作品,有些事情的过程决定了结果,如果我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方式是更便于我们创作的,接下来需要一个心静的过程,经历相对孤独的状态。有这样一个过程的保障,结果应该不会差。

中文版《战马》宣传片

  我觉得我们每走一步都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而不是要赌一把、试一试。《战马》的每一步都在研究这匹马,我们不是为了要拿这个奖,而是要把这个故事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出来。然后不同分工的人在一起,总会碰撞出新的想法,可能我的想象力到这里就卡住了,但你的一句话可能又让这部剧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舞台剧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

  

  学做马的“铲屎官”

  小观众最想走近战马

  

  问:马偶组的训练时间超过了一年,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这其中遇到了哪些特别的技术难点吗?

  晓邑:最大的难点就是我们要让马偶活过来,我们马偶组的整个训练时长近500天,期间有1个半月的时间住在马场的,给马洗澡、喂食、修马蹄,马夫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此外,剧组还专门请英国老师给我们上了系统的“马课”。

  我们的“战马”是由英国国家剧院的御用团队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团”制作的,大家看到的主角Jeoy大约3米长,不到2.5米高,体重108斤,全身20个接口,几乎每一个关节都与真的动物一模一样。大家会看到我们是三个人操纵一匹马,一人在外面操作马的头部,一个站在马的心脏处,操纵马的呼吸和前腿的运动,另一个人在马屁股处,操纵后腿和马尾。

  

  问:舞台上的三匹马是有性格的,怎么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出来他们不一样的性格?

  晓邑:我们有“水、火、土”三个小组。比如说Joey是乖巧温顺又调皮的,也很萌,我们也选择性格柔和的人来操作这匹马,“土组”就是专门负责乔伊的。我们还有一个“火组”,是性格火爆的演员组成的,专门操作那匹烈性的黑马;还有一个“水组”,需要两种性格的马都能操作的了,我就是水组的演员,负责操作马头。

  问:马偶组了很多线下的活动,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和体验?

  晓邑:观众的求知欲都是很强的,他们都希望知道这个马到底长什么样,到底要怎么操作,我们还会把小孩放在马背上去跑一跑,让他们感受马的叫声和呼吸。

(本文《舞台剧》战马剧照来自Ralf Brinkhoff and Birgit Mogenburg,其他图片来自网络,原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2017年7月28日~8月27日19:30

  国家话剧院剧场

  

  2017年12月1日~7日 19:45

  陕西大剧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