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鸿:美人在骨不在皮

  豆花今天要写写俞飞鸿。

  

  周末冒雨去看了《悟空传》,先不说剧情失望,俞飞鸿的装扮也是惊呆了豆花。

  这个造型,豆花仿佛看到了好几个人:安吉丽娜朱莉、王菲、温峥嵘。

  对于俞飞鸿,印象最深的造型就是《小李飞刀》中的杨艳,惊鸿一瞥、雁过留痕。

  

  俞飞鸿美吗?美。

  有的人美是那种抓人眼球的美,而有的是人历久弥香。俞飞鸿就属于后者。

  

  小时候的俞飞鸿是邻居喜欢的洋娃娃,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邻居们会争着给她织毛衣,还会拿着火钳给她卷发。

  高中时班上的打架很凶的小混混也会在她面前很老实,偶尔还会偷偷给她塞零食。

  但美人不自知,直到有一次看到混混和一个女生打架,才朦胧知道了这些友好举动是因为自己的骨相。

  上了大学的俞飞鸿被称为“十年一见”的校花,班上甚至男生凑钱给她买了只狗狗,只因为女神喜欢小狗。

  豆花也看到有人质疑过俞飞鸿的长相,可能是因为这个造型?

  正常的照片中,如果把年轻时的高圆圆和她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两人很像,豆花想那些质疑她的人可能也get不到年少时高圆圆的美吧。

  

  俞飞鸿的高颧骨、高鼻梁、长圆眼睛、薄嘴唇、方腮、少胶原蛋白的脸让她看起来多了些成熟气和硬朗气,但是微挑的嘴角又显得有些精致。

  所以觉得俞飞鸿美的人,大概偏好的就是这种成熟、有气场、女性化色彩较少的长相,而觉得俞飞鸿一般的,应该就是把女性化和年轻化程度看到很重要那部分人。

  只是俞飞鸿也不是没有小女儿姿态的,在《喜福会》里的二八少女莺莺说出“放屁”儿子时,不就很调皮中带着羞涩?

  

  如今越来越多喜欢俞飞鸿的人都会给她打上“冻龄美女”的标签。

  46岁的俞飞鸿确实更有味道,之前参加一个采访时,主持人许知远都忍不住打断正在讲话的她,说她真的很美。

  这段采访豆花看了好几遍,忍不住要吐槽一下许知远的“直男癌”。

  比如采访中许知远说:你那么聪明的姑娘为什么要去演那么庸俗的电视剧(《小丈夫》),怎么想的?

  俞飞鸿的答案是:我并非觉得庸俗,它只是通俗剧

  这个答案并没有让许知远满意,这可不是他所臆想中的女神。

  于是他便邀请俞飞鸿看她早期的电影《喜福会》,说要帮她找回真切的自己。这其实很不礼貌,因为俞飞鸿并不是很乐意看自己的作品。

  

  许知远还说自己曾经梦到过俞飞鸿变得平庸了。

  首先一个男人梦到一个不相干的女人有什么好拿出来讲的呢?而且又再次强调“平庸”二字。

  面对一个有过分优越感的男人,她用“希望在梦里是美好的”轻描淡写来化解尴尬。

  视频剪辑有些混乱,俞飞鸿在回答其他问题时突然说了一句“感谢上帝赐我平庸”,豆花理解为她在回答许知远三番两次问到的“平庸”话题。

  

  对于许知远所说的一直在演“烂片”,她也只是笑着说:我是演员就要塑造不一样的角色,我不认为那是不好,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俞飞鸿的好修养就在一字一句间展露无疑,而这种好修养来源于从小的家庭教育。

  她出生在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妈妈毕业于浙江化工学院。

  她说父亲这个角色在她的家庭中就是绝对权威的象征,自己不能说“不”。

  

  家里人为了防止她早恋,从来都是规避“俞飞鸿长相”的相关话题。即便到了大学,妈妈也是嘱咐她不能谈恋爱,要好好学习。

  

  长期的“压抑”也让俞飞鸿养成了不敢说的性子。

  上大学时,对室友有意见也不好意思说出口,着急了就只能踢着自己的洗脸盆。

  但正因为这样她才极度渴望自由。

  

  俞飞鸿第一次高考考上了杭州本地的大学,但是读了了一年的俞飞鸿果断退学重考了北京电影学院,那时候她觉得跑到北京就能远离束缚。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俞飞鸿获得了唯一一个留校资格,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时隔一年俞飞鸿又辞职学校的职务去美国深造。

  俞飞鸿说当时的自己依然认为缺乏自由,有困难需要家人朋友帮忙,自己并能不算的上独立。

  

  在国外三年,真正让俞飞鸿觉得自己有了突破仅仅是因为一件小事:过马路时差点被飞驰的车撞飞,气不过的俞飞鸿用着在当地学来的脏话俚语大骂。

  

  在平常人看来确实算不得什么,但自小在家教森严的家庭中长大的俞飞鸿却觉得自己也可以“离经叛道”。

  

  俞飞鸿成年以后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想要自己掌握人生

  而对于生命她似乎也已经开始看透,说生命存在本身是无意义的,但这种无意义就是需要她找点事情去做,像极了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所以她可以在商业氛围愈发浓厚的时期,花十年的时间拍一部《爱有来生》。

  虽然片子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拿到了最佳处女作的奖杯,但依然是没有摆脱小众电影叫好不叫座的怪圈:投资4000万,票房却只有200万。

  

  同时她也很清醒。

  比如在看待女权问题时,她说自己不会发表太多的看法,因为男权社会是事实,几千年没有改变了。

  

  现实中的确有很多不公平存在,但是精神领域男女是平等的。

  而自己知道一个女人存在的最舒服的方式,就是独立做自己。

  

  这种独立同样表现在她的感情观上。

  在美国的那三年,她也会孤独,但孤独时渴望的并非爱情。

  对于爱情她说自己不看重,也不会很随便。不会夸大爱情,但也不能放弃它。

  

  俞飞鸿曾在《锵锵三人行》的时候,有提到一句话,她说她看到一个标题觉得很喜欢:只要你幸福,我可以旁观。而这个想法也融入到了自己的电影《爱有来生》中。

  

  俞飞鸿看起来一直在追求自由,但所有的行为其实依然有自己的准则。

  歪个楼,这样一个有秩序感的女人也可以很接地气。

  她曾带着朋友上节目,这些朋友凑在一起,吐槽俞飞鸿也是没有客气。

  朋友说他们找俞飞鸿玩,作为杭州的“地头蛇”,俞飞鸿的特点就是:逮着谁都要打麻将。

  反差萌似乎也挺有魅力。

  豆花看了俞飞鸿大部分的采访视频,她总是轻声细语又掷地有声,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对于生活和工作都有种淡然的态度。

  她说自己喜欢独处,也享受三五好友的聚会,但不会为了社交而社交。

  不管是感情还是事业,并没有想要刻意追求的东西,也不会被别人牵着走。

  或许,时光总会对不慌不忙的人更宽容一些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