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行音乐的珠玉脉络(九)

  民歌运动真正大放异彩,并带来深远影响的是第三条路线:台湾校园歌曲。

  1977年,新格唱片公司创办了“金韵奖”,重金“悬赏”优秀的词曲作者和歌手,并且采取公开比赛的方式甄选。时隔一年,老牌公司海山唱片也推出了“民谣风”比赛,空前的盛况把创作歌谣带到了完全不同的境界。

1978年,齐豫在第二届民谣金韵奖上拿到冠军(右起:齐豫,苏来,邰肇玫,蔡琴,陈明韶及叶佳修)

  在全盛时期,“金韵奖”和“民谣风”每年都有好几千人报名参赛,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都是顶尖的人才——齐豫、蔡琴、梁弘志、叶佳修、苏来、靳铁章、李建复、陈明韶、包美圣、黄大城、李碧华、木吉他合唱团……

第一届金韵奖的优胜歌手包美圣

  校园歌曲时期的一大批佳作直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龙的传人》、《外婆的澎湖湾》、《恰似你的温柔》、《秋蝉》、《雨中即景》、《乡间小路》、《捉泥鳅》……

  经过杨弦、吴楚楚、胡德夫这些创作先驱的努力耕耘,七十年代末期出现的歌手,才是让校园歌曲真正横扫歌坛、深入民心的主角。

台湾校园民谣的奠基人之一叶佳修

  “金韵奖”和“民谣风”可以算是商业力量全面接管歌曲创作风潮的开始。歌曲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一些基本的营销概念也出现了,一个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要目标的唱片市场已经形成,原本那种文学气质浓厚、充满大时代使命感的“现代民歌”,逐渐被曲风清纯、旋律简单的“校园民歌”所取代。

  商业力量的介入,使得在资金充裕、制作环境日趋精良的条件下,创作者能获得更大的空间来挥洒创意、实现理想。一些古典音乐科班出身的音乐人,如李泰祥、陈扬都发挥专长,替民歌手作曲编曲,创作出像《橄榄树》、《欢颜》这样脍炙人口的名作。

  1982年,“金韵奖”在举办五届之后停办,次年,创办“民谣风”的海山唱片结束营业,才宣告了民歌时代的结束。同时,“滚石”和“飞碟”两家唱片公司先后成立,罗大佑和苏芮分别替他们打下半壁江山,开辟出一套全新的音乐路线与营销模式,台湾流行音乐从此跨入了新的阶段。

  台湾流行音乐的珠玉脉络

  

  作者:李木子

  七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末开始接触港台流行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1992年尝试写下第一篇流行乐评,2001年曾玩票主持了一年的电台古典音乐鉴赏节目《Music In Paradise》。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