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与思考——现实主义影像的力量

电影艺术发展至今,新的形式与题材层出不穷,而现实主义是历久弥新的议题。现实主义电影,是30年代以意大利一批电影人为代表发起的电影运动中的产物,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罗西里尼、维托里奥等世界级电影大师都是现实主义电影的操盘者,耕耘于此领域的电影人们不仅从创作、摄制手法上丰富了电影美学语言,更挖掘了电影在现实层面的意义,让电影成为了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光影中重塑现实空间,折射人间百态,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直以来,处于转型、改革与发展的当代中国,同样强烈呼唤现实主义电影的出现,与时俱进反应社会的同时也要做到与市场的和谐融合,而社会影响、票房和口碑俱佳的现实主义电影也一直是国内电影人努力探索和追求的作品目标。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现状和独特文化,从而使电影产业不至于陷于“假大空”的虚假多元化之中,因此,某种程度上,现实主义题材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一国是否能称为“电影强国”的标志之一。正如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曾提及的:“要成为电影强国,首先年产高品质高口碑的电影数量要超过50部,也就是平均每周都要有一部好电影;第二,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数量和质量,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需要有能客观反应人们真实生活的电影。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华谊兄弟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所涉猎的领域有很多,除了包含展现人间冷暖的故事片外,还有纪录片、环保片、公益片等类型。从这种维度看,许多善与恶的瞬间比想象的故事更真实而有力,今天,就让我们在国内外几部现实主义影像的故事中,聆听来自社会最真实的声音。

《等待超人》

《等待超人》是一部关于美国教育的纪录片,影片记录了五名学生寻求更好教育却受挫的过程,揭露了美国公立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主创们的初衷是力求直白剖析、探讨教育公平。时任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不仅在片中接受采访,直言不讳谈论教育观点,还亲自为《等待超人》四处奔走,现身脱口秀、出席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以此来宣传这部公益纪录片。影片主创的匠心及比尔·盖茨的名人效应也得到了回应,该片上映后,国外影评及教育网站上均出现了许多来自专业领域或社会上的人士的撰文,探讨教育章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革等,同时也对美国教育部门提出质问与监督。这样一部有关教育公平的现实主义电影,看似会成为电影市场的冷门,但它不仅获得了当年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观众奖,也向美国教育体制投下一枚反思的炸弹,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在白宫会见了片中参演的孩子们。光影的力量,不仅让孩子们的不公境遇重新得到重视和解决,同时也让普罗大众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参与帮助,为遭遇教育不公的孩子们带来了真切的希望。

  

《有一天》

无独有偶,国内亦有一部以现实题材为背景的公益电影将关注点聚焦到下一代的身上,而这部电影反应的不仅仅是儿童教育,还有关于生存等更严峻的议题。2014年上映的《有一天》由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发起、制作,12位明星零片酬出演,影片“零分账”发行,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公益电影。《有一天》具有鲜明的社会主题,它聚焦并呼吁全社会一起关注当下特殊儿童群体。影片由九个故事组成,通过现实主义电影的表现方式,反映一群无助的儿童们所面临的生活窘境,影片中孩子们的迷茫、不知所措的表情,给观众们带来了心灵上沉重的一击。很多观众在看过这部电影后纷纷表示深受感染,并会持续关注这类问题,身体力行地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该片上映后,不仅获得澳门国际电影节、美国西雅图儿童电影节等相关公益奖项,同时还走进了联合国总部进行特别放映,将关怀传播得更远。《有一天》以善的初衷、优质的品质来反应现实、呼吁公众的关注,同时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也完美融入了公益片的摄制之中,使影像表达更加深入人心。

  

《可可西里》

由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可可西里》,以一个随队记者的角度讲述了围绕一只巡山队关于反盗猎的故事。导演陆川用两年半的时间地完成了这部艰难而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荒凉的无人区,残酷的猎杀者,以及一群悲壮的巡山英雄们,而他们行走的路线就是这群无名英雄们最终的命运。电影从“藏羚羊保护”这一环境题材,上升到对人性与生存状态的思考,并反映出人在挣扎与绝望的夹缝中那一丝执着与信仰,这是国内现实主义电影在立意层面所能企及到的最高高度。陆川导演本人也曾如此评价自己这部作品:“这部戏能让人心丰盈起来,从此生命变得不同。”影片上映后收到来自观众和行业内的极高赞誉,获得第4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国内外多项大奖。同时也因为这部电影,国内的观众们开始真正关注“藏羚羊保护”这一早已存在的重要环境议题,影片的存在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鼎提醒我们深思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警钟。

《我不是潘金莲》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冯小刚导演承袭刘震云原著的黑色幽默风格,诠释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一部严肃、深刻的“官场现形记”,是国产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的一次强势回归。影片大胆刻画在李雪莲告状中出现的法院院长、县长、市长、省长,直至中央的各级官员等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许多国内的社会现象,诸如官场的混乱,老百姓的假离婚等,在影片中看似乎荒谬地发生着,但确实是广大普通百姓在生活中可能面临到的真实境遇*。现实主义电影,如果避开敏感,避开矛盾,也就失去了戳破虚假幻面的棱角,《我不是潘金莲》就像一个还存在的棱角,捅破了不能言说的窗户纸,让更多明亮照进来。

光影中的故事结束,或许观众紧锁的眉头可以舒展开来,但这些现实主义电影中所反应的社会问题,和因这些问题而饱受困扰或痛苦的人们,还远无法潇洒地与现实道别。电影作为一种拥有百余年生命力的艺术,在社会变迁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而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种拥有无限潜力的题材载体,也不断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助力。作为一名观众,能够在这些深刻的影像中得到思考,从而多去聆听社会的声音,也不失为一种宝贵收获。而作为身负社会责任的影视企业,华谊兄弟将一如既往地耕耘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创作,着眼于表现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并在通往“电影强国”之路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人民网文章《<我不是潘金莲>电影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回归》http://bbs1.people.com.cn/post/27/1/2/159969134.html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